白鲜皮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华夏地理水下考古浮出海面图 [复制链接]

1#

华夏地理:水下考古浮出海面(图)_河南


在广东省南澳岛的三点金海域,一位潜水员刚刚完成南澳I号的水下发掘工作浮出海面。南澳I号是一艘明代万历年间的沉船,水下考古工作者经过一点点地清理发掘,已经出水万余件珍贵文物。


进入发掘工作阶段,考古人员需要用木板在遗址上方搭建简易的工作台,图中的工作人员正在使用抽泥机清理沉船遗址。


两位潜水员在海南西沙海域的华光礁I号遗址进行水下测量工作,以便提供遗址的大小、面积等详细数据。


“在南澳,如果渔民出问题,我们可以先停止工作,把减压舱给渔民用。无论如何,人的生命都是第一位的。”南澳I号的水下考古领队崔勇说,水下作业有严格的操作规程,潜水者在连续作业后必须接受一次减压舱治疗,以释放出深水高压环境时溶解到血液中的氮气,保障生命安全。


因为急功近利的盗捞者违规潜水作业,南澳岛附近每年都会死一两个潜水员。一个减压舱价值几百万,当地渔民根本用不起,外地来的潜水员又都是野路子。盗捞者和渔民签的是合作合同,而非雇佣合同,出了人命最多只赔四万元,这还是出于人情上的考虑。


南澳I号是一艘明代万历年间的沉船,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岛三点金海域,是继南海I号后广东省水下考古中心发掘的第二艘沉船。与南海I号的情况相比较,三点金海域位于古航道上,水流急,周围遍布暗礁,风险大,发掘难度更大。南澳I号打算放弃用沉箱将船只整体打捞出水的方式,只是用传统的潜水作业方式一点点地清理发掘。这种原址发掘和保护,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学术上都更为合理。


在初步调查阶段,考古人员首先使用声纳设备进行水下探摸和定位,确定了沉船的位置、大致埋藏情况及船体尺寸。南澳I 号在水下27米处,长度不小于25.5米,宽度不小于7米,古船的上层结构已经不存在,隔离舱和船舷却完好地保存了下来,可以说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得最完好的海底古沉船。 发掘工作开始前,考古人员需要根据前期调查结果,在船体上部及船体附近区域布设水下探方,然后再按照水下考古作业的流程逐层进行考古清理、测绘、摄影和文物提取工作。


今年是南澳I号的第三次正式发掘。南澳I号在2007年被当地渔民发现,两年后才启动发掘工作。在南澳,每年适合潜水的时间只有上半年的几个月。与陆地考古固定的每日工作安排不同,水下考古不得不根据潮汐制定发掘日程表,考古队有专人负责潮汐观察。前一晚的例会上,领队根据情况决定次日潜水的时间和各组轮次,但最终的安排还得看当天当时的天气情况。一般情况下,水下考古队员被分为文物、摄影摄像、支援设备和后勤四个小组。下水前,设备组会仔细检查、充分做好器材准备;下水后各组分工,有的负责绘图,有的打探照灯、布探方,有的负责出水文物的登记、清洗与暂存保管。队员们通过水下无线即时通话系统实行点对点沟通,水下队员还配备一位船上队员与其实时沟通,以提高安全系数。


“慢一点,再慢一点。工作可以做不完,命可不能不要。” 崔勇说起话来总是不紧不慢。二十多年不间断的水下作业虽然有惊无险,却也让他时常后怕。崔勇对年轻队员总是反复强调水下考古的安全性。他对三点金海域附近进行盗捞的渔民也同样关心,一旦发现有渔民遇险,一定是先救命。


崔勇和队员们往返于广州和南澳两地,每年都要抓紧仅有的几个月时间出海发掘,之后回到文物局进行室内整理,出发掘报告。“国家其实有规定,发掘完三年内必须出报告。但我还是觉得不够,有的发掘要持续一二十年。等彻底发掘完再出就太晚了。南澳I号我打算一直做到退休。考古报告也会每年出,形成系列,边发掘边整理。”


南澳岛又称“南澳山”,是古代航行时的望点或参照物。从宋代到明万历年间,南澳一直以来都是自由岛,来自各地的货物在这里集散,船舶在这里补给。十五六世纪时,风靡海外的“汕头器”在中国沿海的漳州窑及海外均有发现,但中间的流通一直是个缺环。这次南澳I号发现的汕头器正好补足了这个缺环。从瓷器风格上看,汕头器豪放而简炼,浓墨重彩,笔画娴熟,应是对外加工贸易的产物。这些外销瓷批量产自漳州,出口地恰在汕头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