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鲜皮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两味中草药助你解决皮肤瘙痒问题,湿疹荨 [复制链接]

1#

秋冬季节,空气变得干燥紧绷,这常常导致肌肤瘙痒问题。对于皮肤敏感的人群,一旦接触到如花粉、尘螨等过敏原,便可能引发皮肤瘙痒,甚至演变为湿疹、荨麻疹等皮肤疾病。然而,面对这些困扰,中药外洗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既天然又温和的解决方案。其中,地肤子和白鲜皮这两味被誉为治疗湿痒“黄金搭档”的草药,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疾病,其效果显著。谈及地肤子,或许对许多人而言尚属陌生,然而扫帚苗这一名字,想必大家都不陌生。扫帚苗,以其茎秆的坚韧和分枝的细长著称,经过晒干后,更是变得坚韧有力,韧性十足,难以折断。这种独特的质地使得它成为制作扫帚的理想原料。而地肤子,正是扫帚苗的种子,它味辛、苦,性寒,能够归入肾、膀胱经。其中的“辛”味,具有发散、行气、行血等重要的功效。地肤子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蕴含的辛味,这种辛味能助力散表邪,开启人体肌表,促使身体微微出汗,从而将表邪逐出体外。此外,地肤子还归入膀胱经,它能够疏通膀胱的“水道”,使得湿热得以转化为尿液,进而通过膀胱排出。如此一来,体内的湿热得以清除,伴随的瘙痒不适也自然消解。白鲜皮,这一芸香科植物白鲜的干燥根皮,在中医领域里,被誉为能清热燥湿、祛风解毒的良药。针对湿疹这一湿热蕴结的病症,它展现出卓越的清热效果;而在荨麻疹的治疗中,它更能祛风解毒,有效抵御风邪,从而缓解因风邪引发的皮肤瘙痒和风疹块等症状。此外,白鲜皮还具备解毒功能,能减轻皮肤因热毒积聚而产生的炎症。与地肤子相辅相成,白鲜皮清热燥湿止痒,而地肤子则能走膀胱经,将湿痒毒浊通过膀胱水道排出体外。这种搭配不仅理论上有据,而且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显著。具体使用方法为:取地肤子、白鲜皮各50克,加入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,再大火煮开转小火煎煮20分钟。待药汤温度适中时,用干净纱布蘸取药汤,轻轻擦拭或湿敷于瘙痒部位,即可感受到舒缓与清凉。

请注意,此方仅供参考,实际使用时务必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。

下面,我们将分享一个门诊医案:

患者于师傅,现年49岁,自秋季以来,双手手背及腕部出现众多密集的红色丘疹,部分区域丘疹已融合成片,并伴有剧烈的瘙痒。因搔抓,患处有渗出液,导致局部皮肤逐渐变得粗糙、肥厚。近期,患者因频繁熬夜和饮食不规律,脾胃功能受损,舌苔呈现黄腻之象,脉象滑数。经过详细诊断,于师傅被确诊为慢性湿疹,其症状符合湿热蕴结型的特征。

针对其病情,我们开具了内服方:包含龙胆草、黄芩、栀子、泽泻、木通、车前子等中药材,旨在清热燥湿;同时加入当归、生地以养血润燥;柴胡与生甘草则用于调和肝脾;地肤子与白鲜皮则共同发挥祛风解毒的功效。任何皮肤问题,扫码添加王主任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