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多皮饮概述
俗话说,吃什么补什么。在中医治疗皮肤病的方法中,就有一味以“皮”补“皮”的经典药方。赵炳南先生,作为现代中医皮肤科的奠基人,其医术高超。在他所著的《赵炳南临床经验集》中,就记载了一种名为多皮饮的方剂。多皮饮的命名和构思,源于赵老的取类比象法。它通过取以皮达皮、行皮中之水的原理,达到健脾除湿、疏风和血的效果。
这一方剂特别适用于荨麻疹和皮肤瘙痒的治疗,尤其对那些原因不明的慢性顽固性荨麻疹,疗效显著。多皮饮具有健脾除湿、疏风和血的功效,特别适合慢性顽固性荨麻疹的治疗。
02多皮饮加减
多皮饮加减包含五加皮9克、桑白皮9克、地骨皮9克、粉丹皮9克、干姜皮9克、陈皮9克、扁豆皮9克、赤苓皮9克、白鲜皮9克、大腹皮9克,以及当归9克和浮萍9克。多皮饮加减中包含多种皮类药材,药材用量可根据不同症状灵活调整。
针对不同症状,可灵活调整药材用量。如寒邪较重,可加重干姜皮和陈皮的用量;若热邪偏盛,则可增加桑白皮、牡丹皮和地骨皮的比重。对于湿邪明显者,冬瓜皮、茯苓皮、大腹皮、扁豆皮的用量可适当提升。若风邪为患,五加皮的用量可加大,或加入防风9克以增强疗效。
03医案分析
患者,女,1岁。长达10余年的时间内,其四肢和躯干不断出现大片红色疙瘩,并伴有剧烈瘙痒,这些疙瘩时起时落,每日早晚发疹情况较为严重,且无固定发病部位。特别是在冬季晚上入寝后,症状更为明显,夏日亦无缓解迹象,尽管经过多方治疗却始终不见效果。中医辨证为湿气蕴藏化热,需调和阴阳气血。
在治疗上,医生采用了调和阴阳气血的方法,同时兼顾清热散寒和疏风祛湿。具体来说,就是运用多皮饮的加减方案进行治疗,其中包括五加皮、桑白皮、地骨皮等多味药材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,患者的皮疹明显减少,且基本不再发作,最终临床治愈。
0总结与建议
多皮饮通过疏风祛湿(如白鲜皮止痒、冬瓜皮祛湿)、清热凉血(地骨皮清除血分热邪)以及健脾和胃(扁豆皮等健脾胃)等多方面来治疗慢性荨麻疹。现代医学研究显示,其成分具有抗炎(如白鲜皮抑制组胺释放)、调节免疫(地骨皮调节免疫功能)和改善皮肤微循环的作用,从而有效缓解慢性荨麻疹的症状。多皮饮特别适用于治疗顽固性慢性荨麻疹。
对于亚急性患者,也可选用多皮饮进行治疗,但急性荨麻疹患者则不太适用。请注意,文中所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,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,切勿盲目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