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鲜,这一中药材,拥有多个别名,如千金拔、八股牛等,广泛分布于我国的黑龙江、吉林等地。它偏爱湿润环境,耐寒且怕旱。在中医领域,白鲜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药物,尤其在清热解毒、治疗关节和癣类疾病方面显示出显著效果。接下来,我们将深入探讨白鲜的形态特征及其功效与作用。
01白鲜的基本信息
▲形态特征
白鲜是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,高度在0至厘米之间。其茎基部已木质化,形成多年生宿根。根部肉质且斜生,呈现淡黄白色,而茎部直立,幼嫩部分覆盖着长毛和油点。叶子由9至13片小叶组成,对生且无柄,呈椭圆至长圆形。
02白鲜的功效与作用
▲1.清热解毒功能
白鲜的性味归经为苦、咸、寒,主要归入脾、肺、小肠、胃和膀胱经。它具有祛风、燥湿、清热和解毒的效用。在临床上,白鲜常用于治疗多种疾病,尤其在风热疮毒、疥癣、皮肤痒疹等方面有显著效果。
▲其他疗效
白鲜在治疗黄疸、咳逆、湿痹及女子阴中肿痛等症上有独特作用。《本经》指出,白鲜可用于治疗头风、黄疸、咳逆、淋沥,以及女子阴中肿痛、湿痹死肌等症状,能有效缓解不可屈伸、起止、行步的困扰。白鲜还对四肢不安、时行腹中太热、饮水、欲走、大呼等异常症状有疗效,是治疗小儿惊痫和妇人产后余痛的理想药物。
03白鲜的用法用量及禁忌
▲1.用法用量
内服时,可煎汤服用,用量为6-15g;或入丸、散剂使用。外用时,适量煎水洗或研末敷于患处即可。
▲2.用药禁忌
需要注意,虚寒证患者忌服白鲜。
▲3.毒性问题
实际上,白鲜并无毒性,可放心使用。
0白鲜的经典药方
▲肺脏风热与皮肤瘙痒
治疗肺脏风热、毒气引发的皮肤瘙痒、胸膈不适及烦躁不安,可选用白鲜皮、防风、人参、知母和沙参各一两,黄苓三分,混合捣散后服用。
▲黄疸病症和鼠疫
针对黄疸病症,可尝试使用等量的白鲜皮和茵陈蒿,煎煮后分两次服用。若鼠疫伴有脓血的症状,可以煮服白鲜皮一升进行治疗。
▲产后中风
若产后中风且体质虚弱无法服用其他药物,可选用三两白鲜皮,用水三升煮取一升后分服。若能饮酒,可与水各半煮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