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鲜皮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皮肤瘙痒病症详解与中药方集下集 [复制链接]

1#
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         http://www.zggylt.com/

病症详解见上集。

目录

上集

一、头面游风用方

二、痒如虫行用方

三、杀虫止痒用方

四、风热致痒用方

五、热毒致痒用方

中集

六、风瘙痒用方

七、其他风痒用方

八、除湿祛风用方

九、血虚用方

十、脾虚用方

十一、肺脏风毒用方

十二、肾脏风用方

下集

十三、儿童用方

十四、女人用方

十五、老年人用方

十六、荨麻疹用方

十七、皮肤病用方

十八、皮肤瘙痒症用方

十九、其他症状用方

十三、儿童用方

1.解毒汤

来源:《小儿痘疹方论》。

主治:小儿一切热毒肿痛,或风热侵犯脾胃,肌肤瘙痒。

组成:*连三分,金银花,连翘各五分。

用法:水煎服。

十四、女人用方

1.*箭散

来源: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九。

别名:*箭羽散(《普济方》卷三一七)。

主治:妇人血游风,遍身瘙痒不止。

组成:*箭羽一两,白蒺藜一两(微炒,去刺),桂心半两,麻*一两(去根节),赤箭三分,独活三分,芎藭三分,薏苡仁三分,蛇床子半两,枳壳三分(麸炒微*,去瓤),甘草半两(炙微赤,锉)。

用法:上为散。每服三钱,以水一中盏,煎至六分,去滓温服,不拘时候。

2.乌蛇散

来源: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九。

主治:妇人血风瘙痒。

组成:乌蛇二两(汤浸,去皮骨,酥拌炒令*),白蒺藜三分(微炒,去刺),蛇床子三分,桂心三分,防风三分(去芦头),独活三分,当归三分,藁本三分,细辛三分,枫香三分,凌霄花三分,牛蒡子三分(微炒),枳壳三分(麸炒微*,去瓤),莽草二分,干蝎半两(微炒)。

用法:上为细散。每服一钱,以温酒调下,不拘时候。

3.莽草散

来源: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九。

主治:妇人血风,皮肤瘙痒,心胸烦闷。

4.白蒺藜汤

来源: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九。

主治:妇人血风,皮肤瘙痒,不可禁止。

十五、老年人用方

1.养血熄风方

来源:《朱仁康临床经验集》。

功用:养血润燥,消风止痒。

主治:老年皮肤瘙痒症。

组成:*耆15克,当归9克,白芍9克,川芎6克,红花9克,玄参9克,荆芥9克,白蒺藜9克,甘草6克。

十六、荨麻疹用方

1.肤痒冲剂

来源:《部颁标准》。

功用:祛风活血,除湿止痒。

主治:皮肤瘙痒症,湿疹,荨麻疹等瘙痒性皮肤病。

组成:苍耳子(炒,去刺)g,地肤子g,川芎g,红花g,白英g。

用法:制成冲剂,每袋装9g或18g,密封。开水冲服,每次9~18g,1日3次。

宜忌:消化道溃疡病病人慎用。

2.痒疡立效丹

来源:《赵炳南临床经验集》引《外科名隐集》。

功用:散风止痒。

主治:《古今名方》:风疹、荨麻疹、皮肤瘙痒等症。

组成:麻*八钱,蜈蚣二条(焙干),干姜五钱,南星三钱,肉桂二钱,蟾酥三分。

用法:上为末,装入胶囊。每次一至三分,每日二次,白开水送下。

3.瘩瘤丸

来源:《赵炳南临床经验集》。

本方制成片剂,名“瘩癗片”。

功用:清热除湿,散风止痒,涤清肠胃。

主治:急性荨麻疹(瘩瘤),皮肤瘙痒症(瘾疹)等。

组成:防风三钱,川*三钱,元明粉三钱,荆芥穗四钱,麻*一钱,赤芍五钱,焦栀子五钱,连翘一两,粉草五钱,苦桔梗三钱,条芩五钱,白术四钱,苦参五钱,苍耳子五钱。

用法:共为细末,水泛为丸(或制片)。每服一至三钱,一日二次,温开水送下。

4.乌蛇驱风汤

来源:《朱仁康临床经验集》。

功用:搜风清热,败毒止痒。

主治:慢性荨麻疹,皮肤瘙痒症,泛发性神经性皮炎,扁平苔癣,结节性痒疹。

组成:乌蛇9克,蝉衣6克,荆芥9克,防风9克,羌活9克,白芷6克,*连6克,*芩9克,银花9克,连翘9克,甘草6克。

5.碧桃浸液

来源:《中医皮肤病学简编》。

主治:荨麻疹。

组成:青嫩碧桃叶50克。

用法:上浸于75%酒精毫升,24~48小时后,取出外用。

十七、皮肤病用方

1.消疹止痒汤

来源:《国医论坛》(,2:27)。

主治:皮肤病。

组成:荆芥10g,防风10g,麻*6~20g(成人量),蝉蜕10g,桑白皮15g,苍术10g,土茯苓10g,丹皮10g,连翘15g,黑*柏15g,生苡米30g,赤小豆30g。

用法:每日1剂,水煎服。服药期间,停用其他药物,忌食辛辣海鲜。

2.养血祛风汤

来源:《湖南中医杂志》(,5:35)。

主治:皮肤病。

组成:生地20g,当归12g,赤芍10g,鸡血藤15g,川芎10g,红花6g,藓皮15g,蝉蜕5g,荆芥10g,防风10g。

用法:每日1剂,水煎2次服,第3煎用于外洗。

加减:

苔*口苦者,加柴胡、胆草、泽泻;

口干尿*者,加*芩、栀仁;

失眠者,加珍珠母、柏子仁、夜交藤;

痒甚难忍者,加蛇床子、乌梢蛇;

久病气虚者,加*芪、*参;

风热甚者,加银花、连翘。

3.祛风清热洗药

来源:《慈禧光绪医方选议》。

主治:皮肤病。

组成:红花二钱,防风三钱,白芷二钱,羌活二钱,桑叶二钱,杭菊二钱,薄荷二钱,僵蚕一钱。

用法:开水煎一沸,兑花露水一匙。

方论:此方于祛风中加红花活血,治风治血并行,兑以花露水,芳香止身痒当更好。

4.止痒洗剂

来源:《江苏中医》(,4:33)。

主治:皮肤病(婴儿湿疹,阴囊湿疹,慢性湿疹、脚气、疥疮、银屑病、皲裂疮,脂溢性皮炎、脓疱疮。

组成:荆芥,防风,苦参,蝉蜕,蛇床子,白鲜皮,苍术,金银花,当归,川椒,*芩,*芪各30g。

用法:每日1剂,水煎,外洗3次以上,每次洗10分钟,脚气、手足皲裂疮或湿疹,可直接置药液中浸泡,每次30~40分钟,每日2~3次。10天为1疗程。小儿用量酌减。

加减:皲裂疮,加杏仁、麻仁。

5.黑豆馏油软膏

来源:《外伤科学》。

功用:溶解角质,止痒。

主治:慢性及亚急性皮肤病变。

组成:黑豆馏油(或糖馏油)5克(或10~20克),羊毛脂30克,凡士林克。

用法:上调匀,直接外涂皮损处,每日2~3次。

6.面药捣膏

来源:《慈禧光绪医方选议》。

主治:皮肤痒。

组成:大风子六钱(肉),雄*二钱,樟脑二钱,风化消三钱,枯矾二钱,蛤粉三钱,密陀僧三钱,食盐二钱。

用法:上为细末,用猪油捣膏。

十八、皮肤瘙痒症用方

1.救割全生汤

来源:《石室秘录》卷四。

主治:遍身发痒。

组成:人参(或用*耆二两代之)一两,当归三两,荆芥三钱。

用法:水煎服。

2.麻桂各半汤

来源:《中医皮肤病学简编》。

主治:皮肤瘙痒症。

组成:桂枝6克,麻*3克,赤芍9克,杏仁6克,生甘草4克,大枣6克。

用法:水煎服。

3.加味六一散

来源:《中医皮肤病学简编》。

主治:皮肤瘙痒症。

组成:生地31克,连翘9克,银花9克,六一散9克,苡仁9克,丹皮6克,赤芍4克。

用法:水煎,内服。

4.加味六一散

来源:《中医皮肤病学简编》。

主治:皮肤瘙痒症。

组成:生地30克,六一散9克,石决明9克,忍冬藤9克,茯神6克,当归9克,茯苓9克,赤芍6克,山栀1克。

用法:水煎,内服。

5.苍柏饮

来源:《中医皮肤病学简编》。

主治:皮肤瘙痒证。

组成:苍术皮6克,*柏6克,蒲公英15克,茵陈15克,山栀9克,苦参片12克,茯苓皮12皮,地肤子12克,生甘草3克。

用法:水煎服。

6.止痒丸

来源:《朱仁康临床经验集》。

功用:润肤止痒。

主治:皮肤瘙痒症,神经性皮炎,脂溢性皮炎。

组成:生地克,玄参90克,当归90克,红花90克,茜草90克,白芍90克,苦参90克,苍耳子90克,白蒺藜90克。

用法:上为细末,炼蜜为丸,每丸重9克。每服1~2丸,1日2次,开水送下。

7.荆防化疹汤

来源:《陕西中医》(,7:)。

主治:瘙痒性皮肤病。

组成:荆芥,防风,白鲜皮,炒牛子,苦参,连翘,白芷,蝉衣,地肤子,茯苓,生草。

用法:水煎服。同时服扑尔敏4~8mg,氨茶碱mg,维生素Cmg,1日3次。

加减:

年老体弱,加*参、*芪、白术;

病久瘙痒剧烈者,加乌蛇、蜈蚣等。

8.新消风散

来源:《中医皮肤病学简编》。

主治:皮肤瘙痒症。

组成:全蝎9克,僵蚕9克,薄荷6克,生地15克,苦参6克,荆芥6克,防风6克,牛蒡子9克,蝉蜕4克,甘草3克。

用法:水煎,内服。

9.止痒永安汤

来源:《中医皮肤病学简编》。

主治:皮肤瘙痒症。

组成:苍术12克,麻*6克,白芷9克,蝉蜕9克,薄荷6克,独活6克,赤芍6克,天麻9克,桃仁6克,甘草6克,荆芥穗9克,当归尾6克,僵蚕9克,藏红花4克(另冲服)。

用法:水煎服。

加减:

瘙痒重,在后背及上半身,加羌活;

腰背痒,加炙杜仲;

腰及下肢痒,加川牛膝;

全身头面痒,加防风。

10.岗稔根汤

来源:《中医皮肤病学简编》。

主治:皮肤瘙痒症。

组成:岗稔根31克,川萆薢31克,土茯苓31克,荆芥6克,防风6克,白芷4克,川芎6克,当归12克,生地15克,白鲜皮9克。

用法:水煎服。

11.息风止痒散

来源:《甘肃中医学院学报》(,4:28)。

主治:痒疹。

组成:天麻9g,僵蚕9g,全蝎3g,柴胡9g,荆芥9g,防风9g,枳实9g,蝉蜕6g,白鲜皮9g,当归12g,川芎12g,甘草9g。

用法:每日1剂,水煎服,疗程15天。

12.荆防生地汤

来源:《不知医必要》卷二。

主治:身痒难忍者。

组成:防风,荆芥各一钱,赤芍,生地,银花各八分,木通五分,甘草三分。

13.黑豆油膏

来源:《赵炳南临床经验集》。

功用:止痒,使角质还原。

组成:5%黑豆油,15%氧化锌。

用法:直接涂于皮损处。

14.苦参洗剂

来源:《中医皮肤病学简编》。

主治:瘙痒性及炎症性皮肤病。

组成:苦参62克,银花31克,*柏31克,蛇床子15克。

用法:水煎洗。

15.海桐皮洗剂

来源:《中医皮肤病学简编》。

主治:皮肤瘙痒症。

组成:海桐皮60克,透骨草30克,乳香10克,没药10克,当归15克,花椒15克,红花15克,威灵仙30克,白芷15克,防风15克,甘草15克。

用法:煎汤熏洗。

16.蛇床百部酊

来源:《中医皮肤病学简编》。

主治:皮肤瘙痒症,神经性皮炎。

组成:蛇床子克,百部克。

用法:上为粗末,用75%酒精浸。外用。

17.三石水

来源:《朱仁康临床经验集》。

功用:收湿止痒。

主治:丘疹性湿疹,皮肤瘙痒症,脂溢性皮炎,过敏性皮炎。

组成:炉甘石90克,滑石90克,赤石脂90克,冰片9克,甘油毫升。

用法:上为细末,加入蒸馏水10升中,最后加入甘油,配成药水。用时摇动,然后用毛笔涂布皮损上。

18.消风散

来源:《青囊立效秘方》卷一。

主治:一切皮肤作痒,或起疙瘩,或破烂流*水,游散不定。

组成:明矾三钱,蛇床子三钱,皮消三钱,桃丹(水飞)一钱五分,白鲜皮三钱,地肤子二钱,羌、独活各一钱,土荆皮二钱,荆芥一钱,白附子一钱,白芷一钱。

用法:晒脆为细末,用烧酒、醋和搽。

19.炉甘石洗剂

来源:《外伤科学》。

功用:消炎,清凉,止痒。

主治:各种急性无渗出性炎症,单纯性皮肤瘙痒,热痱等。

组成:炉甘石15克,氧化锌5克,甘油5毫升。

用法:冷开水加至毫升。充分摇匀后,直接外涂,每日多次。临用前根据需要可配入5%硫磺或1%~2%冰片,或1%薄荷。

20.止痒汤

来源:《中医皮肤病学简编》。

主治:皮肤瘙痒症。

十九、其他症状用方

1.牛膝天麻丸

来源:《圣济总录》卷九。

主治:

1.《圣济总录》:荣虚卫实,肌肉不仁,遍身帬重。

2.《普济方》:皮肤瘙痒,头目昏倦。

组成:牛膝(酒浸,切,焙)一两,天麻(酒浸,切,焙)一两半,麝香(研),桂(去粗皮)各一分,干蝎(炒,去土),白花蛇肉(酒炙)各半两,槟榔(锉),独活(去芦头)各三分,防风(去叉)一两。

用法: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十五丸,薄荷酒送下,荆芥汤亦可,不拘时候。

2.枳实酒

来源:《普济方》卷一○八引《简易》。

主治:遍身白疹,瘙痒不止。

组成:枳实不拘多少。

用法:上药用面炒*,切片,去粗皮。每用二大钱,用酒浸少时,去枳实,但饮酒最妙;再用水煎枳实,洗患处尤佳。一方醋浸,令浥浥炒热,用帛裹熨疹上。

3.周氏内外方

来源:《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·续集》。

主治:恶疮。

文中药方应咨询医生后用药。

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,地点为韩国。

木木每天5分钟聊天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