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这篇文章,我想跟大家聊一件事儿,那就是中医治病,为什么说是在“找平衡”?
其实,这个比喻,一点毛病都没有。你看啊,在我们的身体里,有一个跷跷板。上头突了就是颈椎增生,下头突了就是腰椎增生,总之一定要是平衡的,它才没毛病。
来,我给你讲个真实的医案故事。
刘某,男,43岁。3年前查出双侧腰椎间盘突出,腰三横突处胀痛,劳累后加重。
刻诊,见其舌体胖大,边有齿痕,脉沉。于是拟方:
*芪,人参,白术,当归,陈皮,升麻,柴胡,炙甘草。水煎服,每日1剂,分2次服。
并告知用中药外敷辅助治疗。一个月而愈。
方中*芪、人参、炙甘草、白术可补中益气健脾;当归能活血,陈皮可理气健胃,防补药壅滞,升麻、柴胡能升举阳气,诸药合用,共成补中益气升阳之功。
中医认为,腰为肾之府,脾虚则腰疼。以往我们见到,腰痛可从肝肾入手,取肝主筋,肾主骨之意,也可以从活血散瘀入手,而总有效果不佳的。而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这张方子,却是从劳损出发,以脾胃治之。以前治疗
要知道,现代大多腰椎间盘突出症均由劳损所致。这不由引起我的思考,亦给了我很大启发:中医治病,不就是在找平衡吗?
缺啥补啥,问题出在哪,咱就该从哪出发,只有把跷跷板放平了,身体才不容易出毛病。
我想,上文医案里患者的情形,在现实生活中是比较多见的。有类似困扰的朋友,不妨多体会体会。如果可能,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、应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