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鲜皮

首页 » 常识 » 诊断 » 中医学对热性病的辨证治疗方法,值得收藏
TUhjnbcbe - 2023/8/19 21:54:00

要说热性病,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热性病。究竟什么是热性病呢?热性病不是一种病的名称而是一类病的统称,主要是以发热,高热为主要表现。比如:感冒,气管炎,支气管炎,肺炎,脑炎,心肌炎等。对急性传染病与一般传染病在概念上没有严格的区分,中国早期中医学从主要症状上统称热性病。因为热性病瞬息万变,极为凶险,因此古人对热性病十分重视,又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并且不断升华为较为系统的传统医学理论。

热性病的辨证论治,中医学把它分为五大类型,也可叫五个阶段,对于不同的阶段,就会有不同的症状,中医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,把它们分门别类,对不同症状给于不同的药物治疗。

一,卫分证

1,表寒:恶寒重,发热轻,头痛无汗,周身关节疼痛,鼻塞流清涕,咳嗽等症状,舌苔薄白,脉浮紧。这种证候宜辛温解表。指导方剂为:荆防败毒散。

2,表热:恶寒轻,发热重,头痛有汗,口渴,咽痛,咳嗽等症状,舌苔薄白或微*,脉浮数。这种证候宜辛凉解表。指导方剂:银翘散或桑菊饮。

3,表湿:发热,恶寒,头闷重如裹,身体困倦,关节疼痛等,舌苔白而厚腻,脉濡滑。宜芳香化湿透表。指导方剂:藿香正气汤。

二,半表半里:寒热往来,口苦,咽干,目眩,胸胁苦满,心烦喜呕,不欲饮食等。舌苔白,脉弦。宜和解表里。指导方剂:小柴胡汤。

三,气分证

1,热在气分:高热,不恶寒,反恶热,大汗,大渴等。舌质红,舌苔*,脉洪大而数。宜清热生津。指导方剂:石膏汤。

2,热在肠胃:高热,午后为重,腹胀满,疼痛,大便秘结,心烦躁,谵语等。舌质红,舌苔*燥,或*而起刺,脉实,宜荡滌实热。指导方剂:大承气汤。

3,痰热壅肺:发热,咳喘,痰粘稠,痰色*等。舌质红,脉滑数。宜清肺化痰。指导方剂:麻杏石甘汤合泻白散。

4,里热夹湿:分三种病症。A,发热不高,湿重于热:身重体困,头晕瞌睡,脘闷腹泻,口不渴等。舌苔粘腻,脉象濡。宜祛湿清热。指导方剂:平胃散酌加清热药。B,湿热并重::发热,脘闷肢困,无汗则身烦,有汗但热不解,小便赤,大便秘结等。舌苔*腻,脉濡数。宜清热化湿。指导方剂:苍术白虎汤。C,热重于湿:高热,头晕,目赤,口内秽浊,大便秘结,污垢恶臭等。舌苔*,脉濡数。宜清热化湿。指导方剂:连朴饮。

四,营分证:高热,晚间为甚,烦躁谵语,蓍睡或昏迷等。舌质绛,舌苔*干。脉象数。宜清营开窍。指导方剂:清营汤。

五,血分证

1,热在血分:高热,夜间为甚,皮肤有斑疹,出血现象,抽搐等。舌质绛,脉沉细无力。宜清热凉血解毒。指导方剂:化斑汤或犀角地*汤。

2,热动肝风:高热,夜间为甚,手足抽搐,甚则角弓反张,神志昏迷。舌质绛,脉弦数。宜清热熄风。指导方剂:清热败毒饮或羚羊钩藤汤。

3,气血两燔:高热,自汗,烦躁,口渴,皮肤起斑疹,吐血衄血,抽搐等。舌质绛,脉数或弦数。宜清气凉血。指导方剂:清瘟败毒散。

以上就是中医对热性病的辨证治疗的具体方法,当然还有重病兼证的气脱或阳脱的危险病症,这里不加说明,因为现在医疗条件很好,不可能达到那种地步。

欢迎大家点评,对中医有兴趣可

1
查看完整版本: 中医学对热性病的辨证治疗方法,值得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