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细微之处见精彩
摘要:教学细节具有推动、激活、联接、延续教学过程的功能。教师要从探寻细节、预设细节、捕捉细节、反思细节四个方面来把细节预设与细节生成融为一体,有效运用教学细节,培养学生创新思维。
中国论文
关键词:*治课堂;教学细节;有效运用;创新思维
中图分类号:G633.2 文献标识码:A 文章编号:1006-3315(2015)08-003-001
著名教育专家杨在隋说:“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、粗疏的、迷茫的实践。”教学细节具有推动、激活、联接、延续教学过程的功能,教师对教学细节的有效运用就体现在教师能敏锐地捕捉教学细节,科学地处理教学细节。
*治课堂的教学细节一方面表现为教材潜在的教学细节,如教材的关键处、延伸处、隐含处、情感处等,需要教师通过课堂设计预先打造;另一方面表现为课堂对话的教学细节,如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独到感受和理解,以及教学进程中师生对教材的深度开发、深层探究等,需要教师把握时机,现场捕捉。因此,*治教师要有效运用教学细节,就必须要精心探寻和预设细节、用心捕捉和反思细节,把细节预设与细节生成融为一体,培养学生创新思维。
一、探寻细节。增强学生“课堂开放性”
提高初中*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,就要使课堂教学更接近学生的真实生活,寻找贴近生活的细节,使学生如身临其境,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,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。
1.挖掘,显现“隐点”的潜在信息。*治教师要敏锐地抓住热点材料细节、智慧地发掘热点材料细节、巧妙地利用热点材料细节,有机的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。例如学习《个人与集体》一课时,准备了“前进中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”和“初一(5班)篮球赛的失败”正反两个案例来突破“集体的发展能离开个人吗”这一问题。
2.延伸,扩大“拓点”的知识容量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,寻找学生身边触手可及的、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、学生关心和关注的事例。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,注重选择学生参与的生活。
3.体悟,感受“情点”的思想流动。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人手,帮助学生回忆真实的情感体验,体验父母的养育之恩、教师的关爱之情、同学的真挚友情。
二、预设细节。调动学生“课堂参与度”
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,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细节时,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,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,重点做好“三个预设”:
1.预设“主问题”。有了“主问题”,就能牵动对重点知识的整体把握,就能建构以教师引导,学生探究为主要成分的课堂活动,从而使学生创新思维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,并不断进发令人耳目一行的新想法、新观点。
2.预设“弹性区”。教学设计是教师“课前”的产物,它永远只是一种有待检验、改良和完善的“半成品”。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、理性的思考与安排,但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、有留白的预设。
3.预设“应急案”。制定应急预案,从容应对变化,教师可以对过程多作假设学生会怎么想?会如何说?我又该如何引?“抛锚”了,我该添加什么动力?“卡壳”了,我该如何“金蝉脱壳”?“触礁”了,我该如何退而化之;“搁浅”了,我该如何化险为夷,例如“老实人是否吃亏?”“如何正确看待善意的谎言?”“如何正确处理父母私自查阅子女日记、QQ聊天记录的行为?”等。
三、捕捉细节,展现学生“课堂生命力”
1.捕捉“亮点”资源,让智慧闪耀光芒。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、灵感的萌发、瞬间的创造,稍纵即逝,我们必须用心倾听、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。教师可以是一句由衷的赞许、一个会心的微笑、一次热烈的鼓掌。师生之间、生生之间评价时相互赏识、相互激励,能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,给学生以自信与信任、轻松与自由、个性张扬与思维放飞的“土壤”。
2.引发“异点”争论,让创新火花进发。事不论不清,理不辩不明。争论可以培养发散思维,提高思维品质。例如“挫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?”正方同学观点:挫折是好事。挫折能磨炼意志,激发人的斗志,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。反方同学观点:挫折是坏事。挫折往往会给人带来打击,挫折会消磨人的斗志。教师归纳:挫折具有双重影响。当我们遇到挫折时,冷静分析,努力寻求克服挫折的时机和良策,挫折就会成为人生的经验和财富。
3.挖掘“误点”价值,让思想不再迷失。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看似错误、片面的观点,往往具有潜在的价值,若能巧加点化,差错就会演变为一次新的学习,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也在讨论中得到锻炼和提高。
四、反思细节,提高学生“课堂幸福感”
课堂教学是师生创造幸福、享受幸福的过程。教师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,尤其要对教学细节进行反思,反思成功的教学细节,使我们精益求精;反思失败的教学细节,使我们避免重蹈覆辙。
1.反思目标是否明确。教学目标清晰,才能正确定位教学细节,避免教学陷于枝节而不能自拔。教师要反思是否只重视知识目标,而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;教学目标是否过于笼统和抽象,缺乏针对性;教学目标是否设定过高过大,不切实际;教学目标之间是否相互联系,层次分明。
2.反思时机是否把准。有句俗语:“来得早,不如来得巧。”说的就是做事要讲究时机的把握,时机把握得好,获益自然也就大。如当学生思维停留表层,理解肤浅时,就要追问补充;当学生纠缠枝节问题,或感悟表达不清时,就要提供思维方向;当学生思维偏离,又毫无所察时,应组织争论辨错。
3.反思措施是否有力。措施不力,“危机”难解;措施有力,事半功倍。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践,课堂细节处理策略总的来说是要视具体情况而定。或者顺水推舟,因势利导;或者适时解惑,点石成金;或者“抛回绣球”,引发深究。
总之,精彩的教学细节不仅要预设“鲜度”和“亮度”,更要有生成“精度”和“效度”。所以我们*治教师要巧妙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,积极捕捉并有效开掘教学中精妙的细节,定能使初中*治课堂“于细微之处见精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