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鲜皮

首页 » 常识 » 问答 » 发散风寒说苍耳
TUhjnbcbe - 2024/4/5 22:24:00

一、苍耳子Cāng′ěrzǐ(《神农本草经》)

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sibiricumPatr.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。主产于山东、江苏、湖北。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干燥,除去梗、叶等杂质。本品气微,味微苦。以粒大、饱满、色黄绿者为佳。生用,或炒去刺用。

辛、苦,温;有毒。归肺经。散风寒,通鼻窍,祛风湿,止痛。

1.风寒感冒,头痛鼻塞 

本品辛温宣散,既能外散风寒,又能通鼻窍、止痛,用治外感风寒,恶寒发热,头身疼痛,鼻塞流涕者,可与防风、白芷、羌活等其他发散风寒药同用。因其发汗解表之力甚弱,故一般风寒感冒少用。

2.鼻渊,鼻鼽,鼻塞流涕 

本品温和疏达,味辛散风,苦燥湿浊,善通鼻窍以除鼻塞、止前额及鼻内胀痛,用治鼻鼽、鼻渊等鼻科疾病之鼻塞流涕、不闻香臭、头痛者,一药数效,标本兼治,可内服亦宜外用,为治鼻渊、鼻鼽之良药,尤宜于鼻渊而有外感风寒者,常与辛夷、白芷等散风寒、通鼻窍药配伍,如苍耳子散(《济生方》)。若鼻渊证属风热外袭或湿热内蕴者,本品又常与薄荷、黄芩等疏散风热、清热药同用。其他鼻病,如伤风鼻塞(急性鼻炎)、鼻窒(慢性鼻炎)、鼻鼽(过敏性鼻炎)等,本品亦较常用。

3.风疹瘙痒 

本品能祛风止痒,治疗风疹瘙痒,可与地肤子、白鲜皮、白蒺藜等药同用。此外,本品研末,用大风子油为丸,可治疥癣麻风,皆取其散风除湿作用。

4.湿痹拘挛 

本品辛散苦燥,性温散寒,能祛风除湿,通络止痛,用治风湿痹证,关节疼痛,四肢拘挛,可单用,或与羌活、威灵仙、木瓜等药同用。

煎服,3~10g。血虚头痛不宜服用。过量服用易致中毒。

1.化学成分 

主要含脂肪酸类成分:棕榈酸,硬脂酸,油酸,亚油酸。还含苍术苷、绿原酸、蜡醇等。《中国药典》规定本品含羧基苍术苷(C31H46O18S2)不得少于0.35%,含绿原酸(C16H18O9)不得少于0.25%,饮片含苍术苷(C30H46O16S2)应为0.10%~0.30%。

2.药理作用 

本品小剂量有呼吸兴奋作用,大剂量则抑制。对心脏有抑制作用,使心率减慢,收缩力减弱。对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;静脉注射有短暂降压作用。苍耳苷对正常大鼠、兔和犬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。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乙型链球菌、肺炎双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,并有抗真菌作用。

3.不良反应 

本品有一定毒性。中毒主要为肾脏损害,引起氮质血症,使肝脏充血、脂肪变性,肝功能急剧损害,续发脑水肿,引起强直性痉挛,最后异致死亡。早期症状有头晕头痛,全身不适,恶心、呕吐咖啡色物,轻度腹胀,伴腹泻或便秘;重者烦躁、躁动,或倦怠萎靡,嗜睡,口渴,尿少,昏迷,全身强直性痉挛,黄疸、肝脾肿大、肝功障碍,尿中出现蛋白、红细胞、管型,以及呼吸、循环、肾功能衰竭而死亡。苍耳子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用量过大(1次超过30g或10枚)和炮制不当。因此要严格控制剂量,入汤剂以3~10g为宜,并严格炮制规范,遵循去刺的原则。

二、附药:苍耳草

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sibiricumPatr.的茎叶。性味苦、辛、微寒;有小毒。功能祛风,清热,解毒。主要用治风湿痹痛,四肢拘急等症。也可用于麻风、疔毒、皮肤瘙痒诸证。本品有毒,内服不宜过量,亦不能持续服用。用量6~15g,水煎或熬膏及入丸散。外用适量。本品散气耗血,体虚者慎用。

1
查看完整版本: 发散风寒说苍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