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鲜皮

首页 » 常识 » 诊断 » 中医药治疗皮肤瘙痒症近况,内服外用针灸各
TUhjnbcbe - 2020/11/5 16:18:00
北京皮肤白癜风 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%E5%8C%97%E4%BA%AC%E4%B8%AD%E7%A7%91%E7%99%BD%E7%99%9C%E9%A3%8E%E5%8C%BB%E9%99%A2/9728824?fr=aladdin

弘扬国学,传承命脉

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

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、杂志、报刊等,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。文章标题为原标题、文中内容提取。无丝毫夸大、诱惑、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等内容,无丝毫恶意煽动、混淆、误导用户等内容。一切均为原文展现,追求真实、可靠、权威。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,看是否一致。

中医药治疗皮肤瘙痒症近况

作者/*丽丽陈力

*丽丽:南医院

陈力:南京中医院皮肤科

编辑/许红⊙校对/刘刚

皮肤瘙痒症是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,多发生于老年人,秋冬季多发。研究认为,瘙痒最强的区域在表皮及真皮连接处,其详细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。皮肤瘙痒症属中医“风瘙痒”“痒风”“诸痒”范畴,因发病部位不同又有“阴痒”“后通痒”“谷道痒”之称。与其他皮肤病相比,皮肤瘙痒症的突出特点为无原发性皮损,仅有瘙痒,夜间加重,可因搔抓引起抓痕、血痂、皮肤苔藓样化或湿疹化,正如《外科正宗》日:“遍身瘙痒,并无疮疥,搔之不止。”中医学对皮肤瘙痒症的病因病机阐述颇多,各有见地,没有定论。赵炳南称为“隐疹”,认为本病多因血虚风燥、肌肤失养或风湿热蕴阻肌肤而诱发。朱仁康认为“风”贯穿皮肤瘙痒症始终,风胜则燥,风动则养,风可分为内风、外风。由此可见,皮肤瘙痒症发病机制复杂,影响因素众多,因此各个医家对皮肤瘙痒症的病因病机阐述侧重点各有不同。但总体而言,多认为与体虚有关,风、寒、湿、热、虫等病邪趁虚而入,郁滞肌肤引起瘙痒。《诸病源候论》日:“风瘙痒者,是体虚受风,风人腠理,与血气相搏,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,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,故瘙痒也。”故本病的发生关键为体虚受风营卫失和,在表则卫阳不畅,风邪燥邪入于皮肤,不得疏散;在里为脏腑功能失常,营血化生敷布不利,肌肤失养,内外搏结发为痒。因此临床旌治时需从整体出发,标本兼顾,辨证论治。

中药对皮肤瘙瘁症的治疗有独特优势,疗效确切,不良反应小,患者依从性好。本文对近几年来中药治疗皮肤瘙痒症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。

1中医内治法

①赵炳南一般分为4型进行治疗:冬季型:多数冬季或秋末发病,无明显皮疹,以瘙痒为主,入夜尤甚,常见抓痕。治以除蕴湿、泄心火。药用苦参15g、石楠叶10g、白僵蚕5~15g、藏红花(另煎)3g、莲子心20g、连翘心15g、栀子5g、白蒺藜20g、白鲜皮20g、甘草7~10g。老年型:无季节性,老年人为主,皮肤瘙痒无疹、干燥、脱屑,可见抓痕、血痂、色素沉着,治以养血益气、润肤止痒,药用白人参5g、*芪20g、太子参10~20g、何首乌10~30g、黑芝麻15~20g、胡麻仁15~20g、白芍10~15g、桑葚15~20g、天冬10~15g、麦冬10~15g、石楠叶10~20g。阴阳不调型:与年龄无关,可见抓痕、血痂,伴失眠、腰酸、手足心时冷时热,治以调和阴阳、安神止痒,药用天仙藤30g、首乌藤30g、鸡血藤30g、钩藤10~15g、茯神15g、酸枣仁15g、益智仁15g、白鲜皮20~40g、远志10g、牡丹皮15g、地肤子20~40g、石楠叶10~20g。(本文由国学髓

1
查看完整版本: 中医药治疗皮肤瘙痒症近况,内服外用针灸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