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一味中药—土茯苓
1药用部位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根茎。
2别名禹余粮、白余粮、饭团根、红土苓、土萆薜、硬饭头、冷饭团。
3植物形态攀援状灌木,具圆柱状或弯曲的根状茎;地上茎无刺。叶互生,革质,椭圆形、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;掌状脉5条;常有2条纤细的卷须。花雌雄异株;伞形花序单生于叶腋,雄花的总花梗极短,小苞片三角形,宿存;花蕾三棱形,花被片6,外轮倒心形,背部凸起,内轮较小,圆形;雄蕊6枚;雌花序的总花梗较长,退化雄蕊3枚。浆果球形,成熟时红至黑色,外被白粉。种子球形。
4产地分布生于山地、山坡、山谷疏林下和灌木丛中或河岸林缘。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福建等地。
5采收加工夏、秋季采挖,除去须根,洗净,干燥;或趁鲜切成薄片,干燥。
6药材性状土茯苓药材略圆柱形,稍扁或不规则条块,有结节状隆起,具短分枝。表面*棕色或灰褐色,凹凸不平,有坚硬的须根残基,分枝顶端有圆形芽痕,有的外皮现不规则裂纹,并有残留的鳞叶。质坚硬。无臭,味微甘、涩。
7性味归经性平,味甘、淡。归胃经、肝经。
8功效与作用解毒,除湿,通利关节。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燥湿药。
9畜禽养殖的应用在畜禽养殖中添加土茯苓粗提物后,具有清热解毒,利水通淋等功效。改善畜禽的疮毒,水泻,痢疾等症状。
1.祛湿通络:用于风湿痹痛、关节拘挛等症,多与苍术、川乌、当归等配伍应用。湿热下注引起膀胱湿热,小猪白痢,常与渗湿利水药物配伍;配金银花、菊花、白鲜皮等治皮肤湿痒。
2.凉血解毒:用于恶疮痈毒、疥廯等,与薏苡仁、金银花、防风、白鲜皮等配伍。近年来也有用来治钩端螺旋体病。
10畜禽剂量用法牛、马20g-60g;猪、羊5g-10g;兔、禽1g-3g;犬、猫1g-5g;土茯苓为末,开水冲,候温罐服或粉碎混饲拌料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