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后热不退,是指伤寒病后余热留扰的病情。
本病成因为伤寒病后,邪气未尽,留扰体内,蕴而生热;或为伤寒病后气血阴阳亏虚而发热。
治宜散邪解热。
目录
一、小儿伤寒后,余热不除
二、伤寒汗后,余热不除,不思饮食
三、伤寒汗后,余热不退,心神烦躁
四、伤寒数日,余热不解,时发寒热
五、伤寒,发汗热不解,头痛、头晕、头眩
六、伤寒后,余热不退
一、小儿伤寒后,余热不除
1.牛蒡根汁
来源: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卷七。
主治:伤寒汗后,余热不退,烦躁发渴,四肢无力,不能食。
组成:牛蒡根。
用法:杵烂,绞取汁服。看大小多少与之。
2.麦门冬散
来源: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四。
别名:麦冬散(《诚书》卷十三)。
主治:小儿伤寒,汗利以后,余热不解,身体疼痛,心神虚烦,不思乳食。
组成:麦门冬半两(去心,焙),子芩一分,葛根一分(锉),川升麻半两,前胡半两(去芦),玄参一分,犀角屑一分,赤芍药一分,柴胡半两(去苗),甘草一分(炙微赤,锉)。
用法:上为粗散。每服一钱,以水一小盏,加生姜少许,煎至五分,去滓温服,不拘时候。
3.葳蕤散
来源: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四。
功用:逐毒气。
主治:小儿伤寒二三日,已服药得汗后,余热未除。
组成:葳蕤半两,川大*半两(锉,微炒),川升麻半两,甘草半两(炙微赤,锉),*芩半两,大青半两。
用法:上为粗散。每服一钱,以水一小盏,煎至五分,去滓温服,不拘时候。
4.茯神丸
来源: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四。
功用:《普济方》:安镇心神。
主治:
1.《太平圣惠方》:小儿伤寒后,余热不除,心神不安。
2.《普济方》:小儿风热潮作,肌体烦倦,不思饮食。
组成:茯神半两,麦门冬半两(去心,焙),犀角屑一分,栀子仁一分,白鲜皮一分,川升麻一分,玄参一分,车前子一分,铁粉半两(细研),朱砂半两(细研)。
用法:上为末,与铁粉、朱砂同研令匀,炼蜜为丸,如绿豆大。每服五丸,以温水送下,不拘时候。
5.除热粉散
来源:《幼幼新书》卷十五引《婴孺方》。
主治:伤寒,余热不退。
组成:雷丸三两,牡蛎,桂心各一两。
用法:为粉。粉儿身。
二、伤寒汗后,余热不除,不思饮食
1.人参散
来源: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十。
主治:伤寒汗后,热不除,进退发歇、身体温,心神烦闷,口干舌涩,不思饮食。
组成:人参(去芦头),犀角屑,麦门冬(去心),柴胡(去苗),*芩,川升麻,玄参,赤茯苓,地骨皮,葛根(锉),栀子仁,甘草(炙微赤,锉)各一两。
用法:上为粗末。每服四钱,以水一中盏,煎至六分,去滓,不拘时候温服。
2.秦艽散
来源: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十。
主治:伤寒汗后,余热不除,四肢拘急,胸膈不利,呕逆,不思饮食。
组成:秦艽一两(去苗),柴胡一两(去苗),枳壳三分(麸炒微*,去瓤),桑根白皮三分(锉),麦门冬一两(去心),葛根三分(锉)。
用法:上为粗散。每服四钱,以水一中盏,入生姜半分,芦根五寸,煎至六分,去滓,温频服,不拘时候。
3.茯苓汤
来源:《圣济总录》卷三十一。
主治:伤寒汗后,余热不除,及四肢拘急痛,胸膈不利,呕逆不思饮食。
组成:赤茯苓(去黑皮),柴胡(去苗),枳壳(去瓤,麸炒),桑根白皮(锉),麦门冬(去心,焙)各半两,葛根(锉)三分,甘草(炙,锉)半两,桂(去粗皮),人参各一分。
用法:上为粗末。每服三钱匕,用水一盏,加生姜三片,大枣二个(擘),煎至七分,去滓温服。
4.参胡芍药汤
来源:《医学人门》卷四。
主治:伤寒十四日外,余热未除,脉息未缓,大便不快,小便*赤,或渴或烦,不能安睡,不思饮食。
组成:人参,柴胡,芍药,*芩,知母,麦门冬各一钱,生地一钱半,枳壳八分,甘草三分。
用法:加生姜三片,水煎,温服。
加减:
胸满腹胀便硬,去参,加厚朴、倍枳壳;
小便频数,加茯苓、泽泻;
呕,加竹茹;
血弱,加当归;
虚烦,加竹叶、粳米;
二便自利,胸腹不饱,形羸,脉弱,去枳壳,倍人参;
不睡,加炒酸枣仁、茯神;
宿粪未净,腹满或疼,便硬不通,量加大*。
5.百合饮
来源:《圣济总录》卷三十二。
主治:伤寒后脾胃有余热,气满不能食。
组成:百合一分,人参一分半,豉(熬),粳米(淘)各半合,陈橘皮(汤浸,去白,焙)半两,薤白(切)五茎,生姜(切)半两。
用法:上锉,如麻豆大。以水五盏,煎至二盏半,去滓,食后温服,每日三次。
三、伤寒汗后,余热不退,心神烦躁
1.*芩丸
来源: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十二。
主治:伤寒后余热不退,口干烦躁。
组成:*芩,栀子仁,川大*(锉碎,微炒),铁粉各一两,甘草半两(炙微赤,锉)。
用法: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以温水送下,不拘时候。
2.茯苓汤
来源:《圣济总录》卷三十一。
主治:伤寒汗后,余热不退,心神烦躁。
组成:赤茯苓(去黑皮)一两半,人参一分,甘草(炙,锉)半两。
用法:上为粗末。每服三钱匕,用水一盏,煎至七分,去滓温服,不拘时候。
3.人参散
来源: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十二。
主治:伤寒,发汗大下之后,余热不去,心中多烦。
组成:人参一两(去芦头),陈橘皮半两(汤浸,去白瓤,焙),麦门冬半两(去心),栀子仁半两,茯神半两。
用法:上为散。每服四钱,以水一中盏,加生姜半分,煎至六分,去滓,不拘时候温服。
4.益阴清热汤
来源:《会约医镜》卷三。
主治:伤寒余热,口渴便赤,烦躁便实,脉洪。
组成:当归一钱,白芍,生地,麦冬各一钱半,*芩二钱,甘草一钱,玄参一钱,泽泻八分,木通八分,栀仁(炒黑)八分,陈皮八分,石膏(生用)二钱,*柏(炒焦)一钱,扁豆(炒,研)二钱。
用法:水煎服。
加减:
舌苔*,加*连一钱;
目赤,加胆草八分;
大便燥,加酒炒大*一钱半;
妇人血热,加青蒿二钱;
胁痛,加青皮八分;
口渴,加花粉一钱。
5.犀角散
来源: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十。
主治:伤寒汗后,心肺热不除。
组成:犀角屑半两,麝香半两(细研),牛*(细研),人参(去芦头),茯神,麦门冬(去心,焙),天竺*(细研),朱砂(细研),*芩,栀子仁,甘草(炙微赤,锉)各一分。
用法:上为细散,入研了药令匀。每服二钱,以竹叶煎汤调下,不拘时候。
四、伤寒数日,余热不解,时发寒热
1.萎蕤汤
来源:《圣济总录》卷三十一。
主治:伤寒数日,余热不解,时发寒热。
组成:萎蕤,柴胡(去苗),羚羊角(镑)各一两,石膏(碎)半两。
用法:上为粗末。每服五钱匕,水一盏半,煎至八分,去滓温服,不拘时候。
2.葳蕤散
来源: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十二。
别名:萎蕤散(《普济方》)。
主治:伤寒十日以上,余热不解,时发憎寒。
组成:葳蕤一两,柴胡一两(去苗),羚羊角屑三分,石膏三两,川朴消三分,甘草半两(炙微赤,锉),桑根白皮一两(锉),肉桂半两(去皱皮),厚朴三分(去粗皮,涂生姜汁,炙令香熟)。
用法:上为散。每服四钱,以水一中盏,入生姜半分,煎至六分,去滓温服,不拘时候。
3.葛根汤
来源:《圣济总录》卷三十一。
主治:伤寒后,余热不除,及寒热头重,体痛,表证尚未罢者。
组成:葛根,芍药,白茯苓(去黑皮),*芩(去黑心),乌头(炮裂,去皮脐),芎藭各一两,栀子仁半两。
用法:上锉,如麻豆大。每服五钱匕,以水一盏半,入豉三七粒,煎至七分,去滓温服。
五、伤寒,发汗热不解,头痛、头晕、头眩
1.葛根汤
来源:《圣济总录》卷三十一。
主治:伤寒及天行后,头痛,余热不解。
组成:葛根(锉),柴胡(去苗)各一两,麻*(去根节,煎掠去沫,焙)三分,芍药,*芩(去黑心),甘草(炙,锉),桂(去粗皮)各半两。
用法:上为粗末。每服五钱匕,以水一盏半,入枣二枚(擘),煎至六分,去滓,不拘时候温服。
2.前胡汤
来源:《圣济总录》卷二十三。
主治:伤寒愈后,已经十余日,潮热不退,身体沉重,昏昏如醉。
组成:前胡(去芦头),百合,葛根(锉)各一两,麦门冬(去心,焙)半两,石膏(碎),麻*(去根节)各三分。
用法:上为粗末。每服五钱匕,水一盏半,煎至八分,去滓温服。
3.人参散
来源: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十一。
主治:伤寒,发汗热不解,心下悸,头眩,身瞤振。
组成:人参(去芦头),赤芍药,附子(炮裂,去皮脐),白术各一两,甘草半两(炙微赤,锉),赤茯苓一两。
用法:上为散。每服四钱,以水一中盏,加生姜半分,煎至六分,去滓,不拘时候温服。
六、伤寒后,余热不退
1.*耆散
来源:《诚书》卷十三。
主治:伤寒余热不退。
组成:*耆,知母,赤茯苓,甘草(炙),*芩各一分,麦冬五钱。
用法:水煎服。
2.人参汤
来源:《圣济总录》卷三十一。
主治:伤寒后,余热不退。
组成:人参一两,知母一分,甘草(炙,锉),石膏(碎),*芩(去黑心)各半两。
用法:上为粗末。每服三钱匕,水一盏,加竹叶、粳米各少许,同煎至七分,去滓,不拘时候温服。
3.*芩散
来源: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十。
主治:伤寒。七八日,汗后余热不除。
组成:*芩,人参(去芦头),柴胡(去苗),葛根(锉)各一两,栀子仁半两,甘草半两(炙微赤,锉)。
用法:上为粗散。每服四钱,以水一中盏,加生姜半分,煎至六分,去淬温服,不拘时候。
4.解肌散
来源: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十。
主治:伤寒汗后,余热不除。
组成:知母,川升麻,天门冬(去心),*芩,葛根(锉),柴胡(去苗)各一两,石膏一两半。
用法:上为粗散。每服五钱,以水一大盏,煎至五分,去滓,不拘时候温服。
5.玄参散
来源:《普济方》卷一四○引《博济方》。
主治:伤寒汗后,余热未解。
组成:川大*,玄参,朴消,白药子各半两,甘草二分。
用法:上为末。每服一钱,水一盏,煎至八分,放冷服。再服愈。
6.干地*汤
来源:《类证活人书》卷十九。
主治:妇人伤寒愈后,犹有余热不去。
组成:干地*,大*,*连,*芩各一两,柴胡(去芦),白芍药,甘草(炙)各一两。
用法:上为粗末。每服抄四钱匕,以水一盏半,煎至七分,去滓温服。取溏利汗出解。
7.*耆散
来源: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十。
主治:伤寒得汗后,热不除,发歇身热,肢节烦疼。
组成:*耆(锉),鳖甲(涂醋,炙今*,去裙襕),人参(去芦头),柴胡(去苗),赤茯苓,桑根白皮(锉),木通(锉),羚羊角屑,知母,麦门冬(去心),地骨皮,甘草(炙微赤,锉)各三分,赤芍药,白术,枳壳(麸炒微*,去瓤)各一两。
用法:上为散。每服四钱,以水一中盏,煎至六分,去滓温服,不拘时候。
8.麻*汤
来源:《圣济总录》卷三十一。
主治:伤寒后余热,脉浮者。
组成:麻*(去根节,煎,掠去沫,焙),芍药,甘草(炙令微赤,锉)各一两,桂(去粗皮),细辛(去苗叶)各半两。
用法:上为粗末。每服五钱匕,以水一盏半,煎取八分,去滓温服,每日三次。
文中药方应咨询医生后用药。
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。
木木每天5分钟聊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