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夫原始本无医,繁衍亿万年,海龟无医保,其寿亦过千,何哉?
译:据现代生物学家研究发现,自然界里的几乎所有生物都可以活到正常寿命,而只有人类和家养的牲畜却无法达到,人类也是唯一需要医生的生物,但是海龟没有医保,其寿命却可以达到千年,这是为何?
昔*帝问岐伯,以上古天真泄养生千古不传之秘。养生至易,但天真耳。人若不天真,百病必缠身。
译:两千多年前的*帝与岐伯为度众生,著书《*帝内经》泄露养生的千古不传之秘,养生之道简单至只有八字而已“养生至易,但天真耳”,人如果活的不天真,必定会百病缠身,不能寿终正寝。
故圣者调心以安命,愚者保型以贪生。
译:自古以来的圣人们都明白这个道理,知道调养自身的心境来达到养生的效果,而愚蠢的人为了保住自己的肉身,拼命的用各类补品,营养品,甚至希望用药物达到助其延寿的效果,可笑至极。
老子曰:人之所保非人之宝。惜陋者不闻也。
译:老子看透了这个玄机,说道:人所拼命追求的名,利,情,欲,其实都不是人正真的宝,可惜追求这些的人们是不会相信,也不会停止的。
庄子云:通天下一气耳。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者也。使尔病,使尔康者皆此一气顺逆通阻耳。畅则通,通则久;阻则滞,滞则结,结则强,强必脆危不救。心旷则神逸,百骇理顺,骨气通达,何病之有哉?
译:正所谓人活一口气,人的健康与否,就是由体内的这个气来决定的。气在体内畅通无阻,则人身体必然健康,如果气在体内某处受阻,就会停滞不前,时间推移,就会导致结节,结节变硬,就会出现我们常见的血管阻塞,肿瘤等各种病症,此时危矣。
人只有保持心旷神怡的心境,才能达到身体百骇顺畅,骨气通达,这样的人是不会有任何病症的。
若心尘积垢,必五脏不爽,邪病生焉。心不能督统行气,次之以药石针灸以导气行血,通滞化淤。使人身病者非药石之故,解困救厄者亦非药石之能,药石岂可奈病何?但借势耳!
译:如果人被名,利,情,欲困恼,必定影响体内五脏的正常生理功能,各种疾病也就随之而来,当人无法用心境来督统全身气血之时,就会退而求其次,生病了找医生,希望医生用药物可以治疗疾病。但是,使人生病的根源不是药物造成的,能治病救危的也不会是药物,药物怎么能对付的了疾病了?药物只能起到顺应人体自身修复的方向,才能达到痊愈的效果,反之,只会病上加病,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代许多慢性病被医治成不治之症,让患者终身用药,引发各种并发症状的原因。
上天有好生之德,圣人不弃人,自岐伯至秦越人扁鹊,张仲景皆知本者也。何谓知本?知药石医病,病不可毁,但随其消息,导有入无耳。仲景之后,人以药为赖,以病为寇,势同水火,人非亡于病,多亡于药矣。悲夫!
译:上天有好生之德,古圣人们没有遗弃凡人,所以世代出现许多名医如:岐伯,扁鹊,张仲景等扶危济困,只因他们都是真正参透了古中医的根本。
什么是古中医的根本?他们都知道依靠药物等各种医疗手段治病,是无法彻底断除病根的,只有顺应人体自身的排病反应,顺势而用药,方能达到病除的效果。但是张仲景之后,后世的医生们完全依赖药物,把病当作仇敌,势同水火,用各种极端手段(药物,手术,放化疗等)对付病症,人并非死于疾病,而是死于滥用的药物和错误的医疗手段,可悲可叹!
中国历朝历代的医学名家都是对此书推崇备至,这些医学名家无一不是精研伤寒的,此书中的药方属于经方的范畴。什么是经方?经方是指汉代以前的各类经典中医学方剂,张仲景是汉代以前的经方的总结者和发扬者。
所谓经方,大抵已经沿用了几千年,理论上可以上溯到传说中的神农时代。现在一提到经方,就会和元明清时代的医学相背驰,一背驰就会有人出来说,经方否定了我们这几百年的医学成果。几百年,相对于漫长的中医历史太短暂了。
中国文化渊源流长,易理象数也好,文化哲学也好,青铜器也好,玉器也好,最高成就都是出现在春秋战国之前,到汉代已经在衰弱了。何况近几百年的中医理论主要来源于文人的著作,空谈多过实证,诡辩多过大道,且大多是文人为了博名而故意另辟蹊径的东西,开宗立派的效果达到了,中医学却变得越来越混乱了。
张仲景之所以是医圣,首先他参透了汉代之前的经方之精髓,然后他在纷乱的辩证医学体系当中,确立了最适合汤液学的六经辩证体系,用来指导运用经方。所以,我们今天在
这里讲经方不为复古,更不为疑今,只为在杂说纷起之世,追本溯源的发扬真正的古中医,但求真耳。
对于经方,自古就有这样的说法,只要使用得当,就能有“覆杯而愈”的效果。所谓“覆杯而愈”,就是说病人喝完药,把杯子洗了扣在桌上,病就好了。这个听起来好像不可思议,从临证经验来看,此言不虚。只要辩证准确,外感病只需半剂药,上午吃下午好,晚上吃早上好,该退烧的会退烧,该止泻的会止泻。慢性病也是几剂药就会有明显效果,甚至是一剂药治愈的也很多。绝对不是现在所说的中药疗效慢。
历代能够参透这本书的寥寥无几,原因是张仲景在这本书里没有系统的讲述他的医学理论。这就好比一本武功秘籍,只有招数,没有详尽系统的内功心法。加之又是一本残书,经过历代流传还有错简,以及后人加上去的一些自相矛盾的东西,所以历代能真正学通这本书的人是少之又少,很多人只能高山仰止。
现今对《伤寒论》的研究,大部分停留在依葫芦画瓢的阶段。在临证上,只要能够与书中的方证对应上,就能有极好的治疗效果。但是书中没有提及的,或者那些似是而非的症状,选方就没有把握,自己组方又不理想。《伤寒杂病论》的行文方式是极简的,不过寥寥几万字,而疾病的反应又千变万化,哪能够一一对应呢?
胡希恕先生是一位很优秀的经方名家,他提出辩证的最高境界是方证对应,推崇原方原剂量。实际上,张仲景教的是加减变化之道,他用桂枝汤变化出几十个方子来灵活医治人体各种各样的证和疾病。胡希恕当然明白这个,他之所以不赞成加减变化,是因为我们还没弄清楚张仲景组方后面的原理。
张仲景所传承的经方医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?是如何思考人体的?组方用药的原理是什么?这些药物在人群体起到的作用是什么了?只有弄清楚这些问题,我们才能真正的学到“仲景之法”,而不是停留在“仲景之方”上,我们才能像张仲景一样用简单的几十味药辩证组方,以一驱万。
经方的哲学思想属于道家思想的范畴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中国的文化在汉代之前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导的,汉初以后才转为以儒家思想为主导。张仲景是东汉以前经方的集大成者,他和道家的联系自然不言而喻。
要用道家思想来理解《伤寒杂病论》,我们先要了解两个本体上的问题。
1:人类到底有没有治病的药?
2:古中医和后世中医的区别是什么?
导读:想要理解《伤寒杂病论》,我们必须先理解两个本体上的问题。
1:人类到底有没有治病的药?
答案是人类没有治病的药。为什么?打个比方,我们创造了电脑,我们今天就可以修电脑,而我们人呢?人是造物主造的,是上帝造的最精密的仪器,是被造物。从哲学上来讲,我们永远修不了自己,除非我们有和上帝同等的智慧,就好像电脑不能修它自己一样,如果出现电脑可以修复自己,那么最恐慌的将会是人类自己。
既然说我们修不了自己,那么医疗又是什么呢?先从西医说起。西医领域一直在致力于研究治病的药,那西医领域到底有没有治病的药呢?先说感冒,现代医学界都承认了,抗生素不是感冒的特效药。在国外门诊,医生是没有权利随便开抗生素的,若开了,他可能会面临吊销执照的处罚。
那么问题来了,既然抗生素不是感冒的特效药,那感冒的特效药又在哪里呢?西医界的答案是没有。如果感冒都没有特效药,那别的病呢?自然更没有特效药了。比方说糖尿病,高血压,心脏病,我们都知道要终生服药。这些药是控制血糖,控制血压,控制血管,但不能治愈,不但治不好还伤肝肾,因为药物引发的副作用导致肝肾衰竭的病人非常多。如果病严重了呢?就是手术,把坏掉的器官切割或置换。然后就是身体排异反应,因为不是原装器官,人体不接受。这种治疗追求的是五年存活期,如果能活五年就算治愈。
那中医领域有没有能治病的药呢?明确告诉你,一样没有。
能够对抗疾病的只有人体自身的免疫力。因为我们人体的免疫基因链基本能够对付已知的绝大多数疾病。比如艾滋病,人体免疫力一般能抵抗艾滋病一二十年不发病,个别免疫力极强的终生不发病。癌症,非典之类的自愈的就更多了。既然人体免疫力能够对付疾病,为什么还会生病呢?是因为我们的免疫力受到了抑制。
真正的古中医是反对用药去治病的,而是注重于恢复人体平衡,打开抑制人体免疫力的这把锁,然后让免疫力自己去治病。也可以理解为药物是协助免疫力去治病的,而不是药物自己去治病。人体为天之道场,顺应人体之作为,就是顺其自然,顺势而为,这就是道家的思想,真正能“覆杯而愈”的只能是人体自己,而不是药物。
2:古中医与后世中医的区别是什么?
古中医帮人体排病,言证不言病,证是人体排病的反应,顺道而行,顺水推舟,绝不敢逾越人体妄自作为;后世中医误以为药能治病,总以某方药治某病某证来论治,忽视人体自身之作为。
区分古中医和后世中医应以汉代为界
先说后世中医。后世中医是以药治病治证的。病好理解,什么是证呢?比如后世中医常说的脾虚肾虚,痰湿淤血就是证。
举个例子,男人虚劳房事类疾病,后世中医大都从肾论治,分肾阴虚和肾阳虚。如果是肾阴虚,用生地*,熟地*之类的滋阴药;如果是肾阳虚,就是肉苁蓉,巴戟天,杜仲类的药。多数情况下或有缓解,往往迁延不愈,有时补肾要吃多了还上火。《伤寒论》里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,没有一味补肾药,辩证准确的话,治这个病是立竿见影,几剂药就能治好。
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为什么能治好这个病?因为它没有拿药去补肾,而是协助人体恢复大循环,人体循环恢复了,津血运化归肾,肾气自然增强。如果人体自己都不能补肾,又有什么药能直接补肾呢?即使用补药有点效果,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。这就是后世医家治病动不动给病人吃几个月的药,收效却不明显的道理。
再如治肿瘤类疾病,现代的医生动不动就是一张大方子,几十味活血化瘀攻坚散结的药,如果人体自身的大循环没有恢复,自己就不会散结,仅用这些药也不会有太好的效果。
《伤寒杂病论》的治病思想是道家的,是“道”思维的,所谓“无为而无不为”,就是不要妄自作为,不干预天河,不代人体去治病,而是先弄清楚人体在如何排病,为什么排不了?然后致力于平衡人体的能量,恢复人体秩序,助人体一把力,从而让人体自己去治病。有什么力量大得过人体免疫力,药物若顺水推舟,自然无往而不利,若自行其是,则寸步难行。
既然药物不能治病证,那药物学上所说的补肺补脾,发汗通便又怎么理解?其实这些说法也都是不可靠的。举例说明:我们常说桂枝是发汗的,学过《伤寒论》的都知道,桂枝也可以用来止汗。白术这味药,后世说它健脾止泻。有人却用它治便秘,效果极好。那么桂枝到底是发汗还是止汗?白术是通便还是止泻?其实这都是后世医家的说法。通便止泻哪能是药物能够做到的,这是人体无数条神经配合形成的一个指令,药物本身不能代替人体来行使这个指令。药物是平衡人体阴阳,协助人体驱除病邪,然后有人体自己来下这个指令。比如桂枝,它只是把阳气送到肌肉组织,皮肤表层的阳气足了,它该出汗会出汗,该止汗会止汗;白术是气化中焦(人体内脾胃肝区域),中焦气化,津血(人体70%的液态部分)得以运行,该止泻会止泻,该通便会通便。
学过经方的人都知道,经方来来去去就那么几十味药,《伤寒论》里主要的方子也就那么几个,无非是药物的加减变化而已,却能治人体的一切疾病。人体的疾病何止千万,为什么经方能以不变应万变?说明经方不是治病的,而是用来调理人体平衡的,人体排病的方式就那么几种,所谓大道至简就是这个意思。人体排病的途径畅通了,自己就能治病了,何用药物代劳?
《伤寒杂病论》源于*老之学,来自正统的道家思想,受《易经》影响亦深。其实传统中国文化的理论根基皆来源与“道”,诸之百家也都宗道,何为道?天地之大道,宇宙自然之规律。后来大道既衰,道才成了专门的一家,谓之道家。《伤寒杂病论》虽为道家医学,却与道教不同,其中并无巫医祝由禁咒之内容,而是直取大道,更接近老子和庄子的观念。
《伤寒杂病论》中的易理历来还有人去研究,而其中的道家思想却少有人探寻。讲道家医学就要讲无为,讲顺应自然,医家不可妄自作为(滥用药物干预人体免疫系统)。医学自仲景之后,整体趋势是越来越有为,越来越喜欢用药物对抗疾病。结果大家也看到了,两千年来,我们非但没让中医有所寸进,反倒让中医治病从“覆杯而愈”,一剂而解,沦落到中医不治病,中医治病慢,中医只能调理的境地。
仲景之术和后世医学还有一个区别,其术虽源于道,却不空谈大道,甚至避而不谈,而是将道化为具体的临证思路和组方用药方法,而且是大道至简,简而易行的,这才是医学上最难做到的,也是最有价值的。后世的医家往往喜欢谈玄说道,临证用药甚至背离道,分歧繁杂更是千门万户观之不尽。
本文宗旨是以仲景之法,破解张仲景理解人体的方法和组方用药的规律,让学习者成为实实在在能用“道思维”治病的传统中医。如果我们再不能回归到真正的传统,中医的前景也许不是再走两千年弯路那么简单了。
导读:《伤寒杂病论》的诊断核心是六经辩证体系,学习《伤寒杂病论》之前,先要弄明白,何为六经辩证。
要讲辩证,就要先把“病”和“证”的概念弄清楚。
“病”是指的病灶,比如肝炎,癌肿,感冒之类,这都是病。
“证”是人体在对抗和排除这个病邪的时候,身体产生的整体反应,如出汗,呕吐,腹泻,发热,胁胀等就是“证”了。
当人体将病邪排解掉了,病也就好了,也就没有证了;当人体不能将病邪排除的时候,身体就会有证的反应,“证”就是证据,事实上就是人体和疾病对抗和僵持在人体某个层面的证据。
人体排除病邪的渠道主要有两个:
以全身千万个毛孔为主体的“表”系统;
以胃肠为主体的“里”系统。病邪还有可能在半表半里进退以寻求出路。
半表半里是以人体躯壳空腔为主体的中间系统,这里用现代知识分析,就是指的淋巴组织,黏膜组织,多免疫细胞,链接身体的所有水道,也是能排病邪的。半表半里这个概念在《伤寒论》里没有明确提出,只提到了表里之间的概念,为了表述方便称之为半表半里。
(人体三个大层面:表——人体皮肤组织,毛孔组织,人体浅表层的所有区域。半表半里——以人体躯壳空腔为主体的中间系统,淋巴组织,黏膜组织,多免疫细胞,链接人体的所有水道。里——人体五脏六腑,大脑骨骼等内在器官组织结构。)
“证”发生的位置,就是上面说的划分为表,里,半表半里这三个层面。
“证”还有阴阳的区别,分为阴证,阳证。
何为阴证阳证?在临证上:
如果人体对疾病的抵抗产生亢盛的反应,我们称之为阳证;
如果人体对疾病产生虚衰的反应,我们称之为阴证。
这种反应的差别主要来自于人体津血能量的多少。人体津血的多少,脉象反应的最直接。所以凭脉象的虚实来判断阴阳往往比较准确。
以感冒为例,我们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,不是看这个病人是受凉还是受热,而是看这个病人自体对感冒的反应。
自体津血充足的人,一般都有发烦,口渴,怕热之类的阳证热证;
自体津血虚少的人,一般都有畏寒怕冷,少食之类的阴证寒证。
所以冬天热证最多,夏天寒证最多。
既然证的属性有阴阳之分,自然表,里,半表半里三个层面各有一组阴阳,于是便形成了“六经”。
表病的阳证我们称之为“太阳病”,阴证称之为“少阴病”;
里病的阳证我们称之为“阳明病”,阴证称之为“太阴病”;
半表半里病的阳证我们称之为“少阳病”,阴证称之为“厥阴病”。
此所谓“六经”,是六经辩证的总纲。
人体层面之阴阳:
表半表半里里
阳(太阳)阳(少阳)阳(阳明)
阴(少阴)阴(厥阴)阴(太阴)
阳证:人体对疾病的抵抗产生亢盛的反应。
阴证:人体对疾病的抵抗产生虚衰的反应。
古中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