蔬菜大棚空间狭窄,人力作业是一种常态,对人的体力也是一种考验。临沂市兰陵县向城镇的菜农谢平成,不信这个邪,一门心思研究自动化设备,力求节约人力。
因此,在很多人眼中,谢平成成了菜农中的“懒汉”:总想投机取巧,不肯出力。如今,随着一项项技能的成熟,这名曾经的“标新立异者”,化身大棚中飞出的“鸿雁”,俨然菜农中的“土秀才”。
研制轨道车“神器”曾引领一时风潮
今年45岁的谢平成,18岁开始种植蔬菜大棚。“我从小就看着俺父亲种菜,其中的辛苦我最懂!”亲眼目睹父亲额头沁出的汗珠,自己又在大棚中熬得皮包骨,都给谢平成打下深刻烙印。那时种植大棚除了辛苦没啥别的感觉。”在和蔬菜打交道的过程中,谢平成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:通过努力让种地轻松一些。在谢平成的大棚里,一条三角铁设计的弯型轨道,一直延伸到*瓜秧前。上面搭载一辆小推车,可以迅速将摘好的*瓜运出。车上携带电瓶,一旦开动,如同电动车一般来回驱动。如今省时省力的运瓜“神器”,却是谢平成被逼无奈之作。“早上摘*瓜,需要将筐摆进大棚,摘完后再抬出去,多米长的大棚,往返就是半里地。”笨重的*瓜筐,常常累的谢平成直不起腰,他常想,“要是能有个自动化的运输工具就好了”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谢平成去枣庄煤矿游玩,运煤的轨道车给了他极大启发:为什么不能把轨道车修到大棚中?说干就干。谢平成找来三角铁,安装到大棚中。三角铁不好弯曲,谢平成将三角铁切上口。然而,对称的切口致使三角铁轨道极易被运输车压断,谢平成又将三角铁切口改为交错,四五百斤的车筐,人工推动费力……一次次的失败,让谢平成引来了一通嘲笑。“逞什么能?懒就别想种地!”身边各种非议,让谢平成忿忿不平,“为啥不能?很多地方早就实现自动化了!人一点都不累!”三次失败过后,谢平成终于获得成功。“现在,我的轨道车甚至可以安装遥控,但是考虑孩子调皮,就一直没上设备!”谢平成颇为自豪,“轨道车已经使用五六年了,菜农们都安上了,大大节省了人力!”“醉心”绿色蔬菜种植他的菜价格高
除了轨道车外,能种植出口感优良的蔬菜,谢平成有自己的诀窍。面对市场上纷乱芜杂的生物肥,谢平成总是心存犹豫,尝试自己配肥。他对配料很讲究,采用50%的秸秆,加上一定比例的豆粕、EM菌等配成的生物肥,效果比一般的生物肥好不少,成本却能降到2/3。不光配肥,谢平成还配药。他不用化学农药,而是自己用菌肥等配制生物农药。从施肥到用药,棚里的*瓜离常见的化肥农药越来越远,这套管理技术,谢平成称之为“生物种法”。和买农药喷施相比,成本也低。这套“生物种法”,谢平成摸索多年,由小规模试验,到逐渐扩大面积,大大降低了损失风险。以打药为例,正常情况下,大棚*瓜平均7天就要喷一次药。而用“生物种法”,20天喷一次药就管用。有关部门曾来谢平成的大棚抽查*瓜质量,检测发现,各项指标都趋优。“这样种*瓜,符合生态有机农业发展的方向,而这么优质的*瓜效益理应更高。”谢平成说。靠着自身的聪明和坚持,他的一亩大棚*瓜,每斤总比其他菜农多卖3到5毛钱,每亩*瓜要比别人多卖一万多元。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,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。若侵犯著作权,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,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。
重要通知:年12月14日—年2月28日每周一、周四9:00-23:00点参加长江蔬菜APP第二季转盘抽奖活动价值10万元的辣椒、番茄、西瓜、茄子莴苣、小南瓜......免费送详情请戳
菜农,这里有价值10万的蔬菜种子,免费送!更多信息,请添加小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