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4.11垂盆草
2.4.11.1释名习性
始载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,景天科多年生肉质草本垂盆草的全草。
2.4.11.2加工炮制
全年皆可采收,以秋季采收的全草较好。采收后立即晒干或烘干。鲜草如放置堆压,有效成分显著减少。
2.4.11.3性味归经
甘淡,寒,入心肝胆小肠四经。
2.4.11.4功效
清热解毒,消肿排脓,缠腰火龙,虫蛇咬伤,烧伤烫伤。
1)清热解毒:垂盆草甘凉,有清热解毒之功,用于热毒亢盛之证。如咽喉肿痛,口腔糜烂,湿热*疸,湿热痢疾。
2)消肿排脓:用于外疡内痈,初起能消,已溃排脓。
3)缠腰火龙:内有湿热蕴结,外受毒邪诱发,肝火脾湿,阻遏经气,气血凝滞,发为疮疹。垂盆草外敷,能清热解毒,收湿敛疮。
4)虫蛇咬伤:外敷解蛇毒。
5)烧伤烫伤:鲜品捣烂外敷,有解毒敛疮之用。
2.4.11.5鉴别应用
垂盆草与蚤休均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,用于痈疽,毒蛇咬伤。
蚤休:又能凉肝定惊。
垂盆草:长于治疗湿热*疸。
2.4.11.6《本经》性味
始载于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2.4.11.7各论
天宝本草:利小便,敷火疮肿痛,退湿热,兼治淋证。
药镜:半枝莲,解蛇伤之鲜草。
2.4.11.8配伍应用
1)配鱼腥草:鱼腥草辛寒,清热解毒,适用于热毒痈肿,为肺痈要药;二药合用,用于痰热壅滞,清热解毒,肺痈排脓。
2)配红藤:红藤苦平,清热解毒,为肠痈要药。二药配伍用于肠痈,腹部肿痛。
3)配蒲公英:蒲公英甘苦性寒,苦散滞气,甘以解毒,寒能清热。有清热解毒,消肿散痈之功;二药配伍用治痈疽,肠痈,肺痈及一切肿毒。
2.4.12土茯苓
2.4.12.1释名习性
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藤本土茯苓的块茎。《名医别录》相传禹行山中,乏食,用本品充粮,而叶其馀,故名禹余粮。形似茯苓,后世《本草纲目》遂谓之土茯苓。
4.12.2加工炮制
秋末冬初挖取地下根茎,洗净,除去根须,干燥即得。
切制:浸泡,洗净,润透,切片,干燥。
2.4.12.3性味归经
甘淡平,入肝胃二经。
2.4.12.4功效
除湿解毒,健脾胃、强筋骨。
1)除湿解毒:土茯苓甘淡而平,祛湿利筋骨,利小便以止泄。其味甘能补能和能解毒,味淡能渗利,常用于湿热淋浊,带下,痈肿,瘰疬。
2)健脾胃、强筋骨:土茯苓甘淡平,为阳明主药,能健脾胃,祛风湿,脾胃健则风湿除,筋骨利,小便利,泄泻止,筋骨挛缩止。
2.4.12.5鉴别应用
土茯苓与白鲜皮均有解毒除湿之效,二者同中有异。
土茯苓:长于解毒利关节,善解轻粉、银汞毒,对梅毒筋骨拘挛者尤为适用。
白鲜皮:长于燥湿止痒,善治湿热疮毒,风疹疖廯,皮肤瘙痒等症。
4.12.6《本经》性味
《名医别录》禹余粮,平,无毒。主治小腹痛结烦疼。一名白余粮。生东海及山岛中,或池。
2.4.12.7各论
本草纲目:土茯苓能健脾胃,祛风湿,脾胃健则营卫从,风湿祛则筋骨利。有赤白二种,入药用白者良。
本草拾遗:又名草禹余粮,根如盏连缀,半在土上,皮如茯苓,肉赤味涩,可当谷不饥。
本草正义:土茯苓,利湿祛热,入络,搜剔湿热之蕴毒,其解水银轻粉毒者,故专治杨梅毒疮,深入百络,关节疼痛甚至腐烂。又治毒火上行,咽喉肿溃。
2.4.12.8配伍应用
1)配赤茯苓:清热利尿,解毒。土茯苓甘淡性平,为利湿解毒要药;赤茯苓清利湿热。二药相伍,相得益彰,清热利尿解毒力增强。主治湿热蕴结,小便淋浊。
2)川芎:活血行气,清除湿热。土茯苓清热解毒,利湿通络;川芎活血祛瘀,祛风止痛,善于走散,为血中气药。上行头目,为治头痛之药。二药相伍,升清降浊,活血行气,清除湿热。
3)配防风:防风辛甘微温,能升发而散,为治风通用之品。兼能胜湿止痛;土茯苓味甘性淡,甘能解毒,缓急止痛,且有除湿利关节之效。二药相伍,辛温发散为阳,补中有清,使解毒除湿止痛作用增强。
4)配白藓皮:白鲜皮苦寒,能燥湿清热,利小便使湿热外泄;土茯苓甘平解毒,淡渗利湿,有凉血排脓作用。二药相伍,清热利湿,解毒退*之功增强,主治肝胆湿热之发*。
5)配薏苡仁:二者性味相同,但功效有别。土茯苓解毒利湿,治筋骨挛痛;薏苡仁祛风湿痹痛。二药相伍,共治清热解毒,祛风除湿之功。
6)配萆薢:二者均能泄湿浊,利关节,止痛。但土茯苓偏于解毒,萆薢偏于利尿。二药相伍,能使清热解毒,利湿消肿之功增强。主治湿毒郁结的关节肿痛,小便浑浊不利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