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保胎先补肾,补肾先滋阴
胎动不安跟肾气衰损的关系最为密切。肾气充盈者,胎气必安。补肾立法,少投温燥,应尊古训:“胎前宜清”,多进滋阴清热之品,实为保胎奇法。
枸杞子15g,*芩10g,炒白术10g,生芪15g,当归10g,*精10g,苏梗10g,川断15g,生杜仲10g,桑寄生10g,补骨脂10g。
2妊娠恶阻降中寓安
恶阻系胃气上逆,胎动不安所致,非降不止,应用辛开苦降法,但降的程度直接影响胎气,甚至可致滑胎,故极宜适度。
一者降中焦胃气,忌利下焦两便;二者佐宣肺清肃和柔肝和胃之品以助胃气之降;三者遵“胎前宜清”之训,配安胎之品。
姜竹茹10g,*连10g,*芩10g,旋复花10g(包),佛手10g,炒白芍10g,乌梅炭10g,当归10g,苏梗10g,炙杷叶10g。
3产后节楚以温通立法
产后保养不慎,感受风寒,骨节酸楚一证最难治愈。除遵古训:“产后宜温”以温补气血为治外,不可忽视温通之力,补而不通其楚难除。另外还要动用引经药方能增其药力。
生芪15g,当归10g,鸡血藤10g,老鹳草10g,桂枝10g,生杜仲10g,秦艽10g,川断15g,怀牛膝15g,防风己各10g,桃仁10g,桑寄生10g,蚕砂10g包,三七粉3g冲。
颈部加葛根10g,上肢加桑枝30g,下肢加木瓜10g,腰部加枸杞子15g。
4产后乳痈既补托又活络
产后乳痈近代称乳腺炎,系感染所致,故医者常投清热解毒之品,殊不知清解药常常苦寒,可伤胃气,并致寒中胞宫而后患无穷。产后乳痈少投清热解毒,立法最宜补托活络。
生*芪15g,当归10g,鹿角霜15g,公英10g,炒橘核15g,丹参30g,香附10g,赤芍10g,路路通10g,制大*10g,青皮10g,王不留行10g。
5产后下乳最宜温补
产后3天乳汁不下或下之甚少,速投温补之剂,并从脾肾着手,还要三佐:佐和血通络,通利乳络;二是寒性反佐以防上火;三是和胃消导以免腻滞。
生芪15g,当归10g,蛇床子10g,菟丝子10g,炒白术10g,川芎10g,公英10g,王不留行10g,炒橘核15g,路路通10g,生谷麦芽各30g。
6崩漏宜升提并生新
血崩和淋漓均属经量过多的病证,虽有寒热虚实之辨证论治,但其关键在于升提固脱和祛瘀生新,非此难以止矣。
生芪15g,当归10g,仙鹤草10g,白人参3g,鸡血藤10g,山楂炭10g,三七粉3g冲,坤草10g,姜*10g,升麻炭5g,血余炭10g,五味子炭5g。
7痛经应温通并解郁
痛经不论寒热虚实,总以“不通则痛”为基本病机。宫寒和肝郁常是不通的主因,故止痛经常法,要抓住温通和解郁。
桂枝10g,赤白芍各10g,炮姜10g,玄胡10g,乌药10g,香附10g,柴胡10g,三七粉3g冲,琥珀粉3g冲,川楝子10g,鸡血藤15g,蚕砂15g。
8外阴白斑熏洗外涂
外阴白斑应当根治,否则有癌变之虑。主要靠外治法,既熏洗又外涂。
仙灵脾30g,威灵仙15g,蝉衣15g,苦参10g,生苡仁15g,鹤虱30g。煎水坐浴熏洗。每天1~2次,30天为1疗程。
蛤壳粉30g,生*柏60g,生石膏30g,冰片5g共研细末,九华膏调涂患处。
9外阴瘙痒清利湿热
外阴瘙痒和妇人淋证总由湿热下注造成。应内服坐浴并进。
内服方:炒苍术10g,生苡仁10,生*柏10g,土茯苓15g,制大*10g,蛇床子10g,萆薢15g,丹皮10g,车前草30g,白花蛇舌草30g。
坐浴方:苦参15g,野菊花10g,生地榆30g,炒苍耳子10g,土茯苓30g,蝉衣5g,萆薢30g,白鲜皮10g,川椒1g,地肤子10g。
煎水坐浴,每次15分钟,每天2次,3天换1剂,连用30天。
10妇人减胖治重燥湿利尿
妇人体重超标达20%以上者,称“妇人肥胖”,胖人多湿。“消胖之道,以调为主”,不一味攻伐,以防伤正,治重燥和渗。
炒苍术10g,法半夏10g,生苡仁10g,泽泻10g,陈皮10g,草决明30g,蛇床子10g,丹参30g,桑白皮10g,白菊花10g,生山楂15g,车前草30g,冬瓜皮10g,坨茶10g。
11妇人雀斑,内服滋阴降火,外敷祛斑奶
面部黑斑系肾脏阴阳失调,阴虚火旺,故肾色泛于颜面,宜内服外敷并进。
内服丸药缓图:知母60g,*柏60g,生地30g,龟板30g,补骨脂30g,菟丝子30g,川断30g,泽泻30g,生苡仁60g,丹皮30g,丹参60g,当归30g。
共研细末蜜丸,每次6g,每天3次。
外敷祛斑奶:大豆汁60g,冬瓜汁60g,绿豆粉30g,苡米粉30g,珍珠粉5g,桃花蕾30g。
打和匀,每天外涂1~2次。
12妇人低热甘温为治
妇人低热常以虚证为主,也就是古称的“劳热”,最宜甘温除热法,再佐清退虚热之品。
生芪15g,太子参15g,当归10g,银柴胡10g,*精10g,炒白术10g,云苓10g,陈皮10g,升麻5g,白菊5g,地骨皮10g,青蒿15g。
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,所涉及到各类药方、验方仅做信息分享,不作为医疗建议、推荐或指引。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,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!
外国人都开始学中医了,你还在等什么?
发文不易,打赏随意
赞赏
无论您有多忙,请花1秒钟时间把它放到你的圈子里!可能您的朋友也需要!谢谢!
你若喜欢,点个在看..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