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鲜皮

首页 » 常识 » 问答 » ldquo防风rdquo使用指南
TUhjnbcbe - 2022/4/8 23:17:00

导读:今天学习陶御风先生结合古籍、历代医家经验以及自己的临床体会写就的“防风”临床论治备参14条,值得学习与收藏。

1.防风,疗风通用,泻肺实,散头目中滞气,除上焦风邪之仙药。

2.防风,治一身之痛,疗半身之风,散上下之湿,祛阴阳之火,皆能取效。但散而不收,攻而不补,可暂时少用以成功,而不可经年频用以助虐。

又温热之风邪外受,凡柴、葛、羌、防,皆当审慎,而肝阳之动风、血虚之风痉,又必柔润熄风,方为正治,散风诸剂,非徒无益,而又害之。

3.防风为卒伍卑贱之职,随引而效,如无引经之药,亦不能独奏其功。

故与芎、芷上行,治头目之风;与羌、独下行,治腰膝之风;与当归治血风;与白术治脾风;与苏、麻治寒风;与芩、连治热风;与荆、柏治肠风;与乳、桂治痛风。

又本品同条芩同用,能解大肠之风热;与杏仁同用,能散肺经之风邪;佐甘菊,善清头目之风热;臣羌活,善解巨阳之风寒。

4.防风虽膀胱、脾胃经药,然随诸经之药,各经皆至。

5.防风辛能散肝,香能疏脾,风能胜湿,为理脾引经要药。

6.防风之善祛风,得*芪以固表,则外有所卫;得白术以固里,则内有所据。

7.防风除了祛风解表作用外,还有御风邪(类似抗过敏)的功效,与*芪、*参、白术、柴胡、甘草等药同用,对体虚易感者有预防效用。

8.防风入肝经,使土不壅,而疏泄功能旺盛,故有疏肝理气、和中健胃之能。治胃脘痛,于辨证方药中加入本品,收效颇著。

9.防风以祛风为长,又能胜湿,且能发散脾家之郁火及搜除脾家之湿邪,故用于脾家湿郁化火之口臭、口疮有良效。

10.防风用于各种风湿痛、神经痛、末梢性痉挛麻痹等症,有卓效。

11.防风有较好的祛湿止痛功效,为治疗风湿引起关节酸痛的常用药,尤其疾病初起,用之最为有效。

病程短的游走性关节痛,血液检查无任何改变时,用防风加秦艽、羌活、独活等辛温止痛药治疗,收效甚速。

类风湿性关节炎,腕、踝、手指、膝关节等处酸痛,并有红肿、发热、小便赤涩等,可用防风配合秦艽、牛膝、苡仁、防己,以清热利湿止痛。

关节红肿,每见血沉增快,防风配合麻*3克,生石膏30克,牡丹皮9克,能降低血沉,解热止痛。

关节炎慢性阶段易反复发作,酸痛明显时,用防风6~9克,与当归、川芎、秦艽、威灵仙配合。

关节酸痛持续,防风需与活血散瘀药同用,既祛湿又活血,止痛功效更佳。

12.防风祛湿,善治皮肤疾病,防风对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。凡皮肤湿疹瘙痒,不分部位及病程,均可用防风加白鲜皮、浮萍、土茯苓、生地*作为基础方剂。

古代名方防风通圣散,以防风为主药,配合其他利湿解毒药,历来为临床治疗各种皮肤病之常用方。

湿疹发作时,能迅速止痒,缓解时又有预防功效。

又荨麻疹多属过敏所致,宜用袪风、利湿、凉血之药,可以防风为主,加荆芥、蝉衣、蚕沙、生地。

防风可用于抗过敏,在发作期过后,也可用作预防性治疗之用,通常是配合牡丹皮、紫草、生地、当归,每周服1剂,可以防止发作。

接触性皮炎,亦是一种过敏性疾病,用防风配以上各药有效。

13.防风是中药抗过敏的要药。

编著者经验,治疗过敏性疾病,特别是过敏性鼻炎,以防风、银柴胡、苍耳子各12克,辛夷、白芷、*芪、清炙草各10克,蝉衣、乌梅各9克,细辛3克,每日1剂,水煎服,有较好效果。

14.耳鸣之作,多责之于肝肾,但因脾虚而浊阴上逆蒙蔽清窍而致者亦属多见。

防风之功在于祛风胜湿,升清降浊,搜肝达木而健脾。此时在辨证基础上加用防风30~40克,收效甚捷。

注: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!本文选摘自《临证本草》,陶御风著,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,.3。本

1
查看完整版本: ldquo防风rdquo使用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