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海珍
科室副主任
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、副主任医师
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委员
湖南中医中西结合皮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
湖南女医师协会皮肤科委员会委员
中医皮肤美容主诊医师
医院
医院,医院进修
在香港中文大学交流学习
病例基本情况
男性患者,62岁,全身起红斑脱屑伴瘙痒1月。
病史:患者自诉发病前1月服用某保健品后,陆续出现头皮红斑伴瘙痒,脱屑,当时未予重视,后出现全身皮肤变红,脱屑瘙痒,双下肢肿胀。
入院症见:全身皮肤潮红肿胀,泛发鳞屑性红斑,双下肢肿胀,行走时自觉轻疼痛,无发热,无头晕胸闷,无关节疼痛,纳可,夜寐因瘙痒欠安,二便正常。
既往史:既往体健,对“磺胺”过敏。
舌脉象:舌红,苔*腻,脉象滑。
专科检查:头皮、躯干、四肢可见弥漫性潮红、肿胀,以四肢为甚,上覆大量片状白色糠状鳞屑;双下肢红肿,全身皮肤肥厚、干燥、粗糙皲裂,皮温稍高。
入院检查:
血常规:中性细胞比率72.31%↑、嗜酸性粒细胞比率6.31%↑;
肝功能:谷丙转氨酶41U/L↑、γ谷氨酰转肽酶U/L↑;
C-反应蛋白:10.6mg/L↑;
血红细胞沉降率:10mm/H;
肾功能、电解质及二便常规均未见异常。
中医诊断:塌皮病热毒炽盛证
西医诊断:红皮病
住院期间治疗方案
口服药:予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、西*胶囊等;
静脉用药:予头孢地嗪、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、维生素C注射液等;
中医治以清热解毒,凉血活血,方选犀角地*汤加减;
外用药:经验方加减煎水外用湿敷+紫草油+甘草油。
中医治疗方案
本病中医辨病为塌皮病,辨证为热毒炽盛证。
患者禀赋不耐,素体血热,又嗜食肥甘厚腻酒食辛辣之物,内外合邪,热入营分,外溢肌表发而为红斑,热灼营阴津液,故皮肤干燥脱屑。
中药内服
中医治法:清热解毒,凉血活血。犀角地*汤加减。
水牛角30g生地20g知母10g牡丹皮20g茜草20g紫草20g首乌藤10g泽泻10g
淡竹叶10g茯苓10g薏苡仁15g白花蛇舌草15g石膏20g玄参10g甘草6g当归10g。泡服每日一剂,分两次温服。
方解
方中苦寒之水牛角与甘苦寒之生地共为君药,清热凉血解毒,凉血滋阴,知母,石膏,玄参大寒清热为臣药,患者局部脱屑发红,予丹皮,茜草,紫草清热凉血,首乌藤,当归活血养血散瘀,共为佐药,结合患者舌红,苔*腻,脉象,体内存在湿邪,予泽泻,淡竹叶,茯苓,薏苡仁利湿,使热从小便出,甘草有调和诸药之效。全方共奏清热解毒,利湿凉血之功效。
中医外用方
白花蛇舌草、野菊花、茜草、牡丹皮、白鲜皮等。用法:外用(湿敷)每日2次每次15-20分钟
方解
以清热解毒的白花蛇舌草、野菊花为君药,配以活血散瘀通络之茜草、牡丹皮,使得局部火热湿毒得解除,患者局部瘙痒脱屑,源袭欧老“以皮治皮”理念,佐以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白鲜皮泄热止痒,全方共奏清热泻火解毒之功。
治疗1天后
后续治疗
患者诉甘草油、紫草油涂擦及中医外用方湿敷后脱屑较前明显好转,瘙痒减轻明显,继续当前治疗方案。
中药方随证加减,湿敷改为隔日一次。
出院情况
本例患者治疗体会
详细询问病史(既往服用保健品)
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,发挥中医外治法的特长
监测生命体征,重视体温变化,维持水电解质平衡
做好医患沟通,监督患者做好皮肤保湿,湿敷后立即全身涂保湿剂
注重心理治疗和安慰。
注:中药治病讲究辩证论治,照搬照用有风险!!!
湖南中医院皮肤科三甲
一键长按